第九讲 问题孩子背后的原因 专场答疑(三)

2024-04-13 23:23:4017:36 51
声音简介
专场答疑(三)

这一讲继续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的孩子11岁,男孩儿,顺产。有些关于孩子接近青春期的问题,孩子有一些叛逆了,活泼好动,出些怪音,会在饭桌上敲碗。在学习上表现出的问题也特别多,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爱说话,这是老师跟我说的,我问他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咬手,这个现象从幼儿时期就有,有几年好了,近两年我发现他又在那儿啃手,而且现在逆反心理特别严重。比如有时候我让他做一些检查作业、复习这样的事情,他不愿意做,就在那儿干别的,无声的抗议着。通过上课,我觉得自己在孩子小时候做的不够好。

孩子小时候,我要求比较严格,孩子爸爸脾气比较暴躁,可能孩子表现出来就是渴望得到爱,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我们没有觉察到,或者根本就没有看到。现在跟着冯老师学习,觉得自己确实有好多欠缺。当然,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忽略孩子一些不当的行为,全然接纳孩子,及时鼓励孩子好的一面。但是,有时候我的情绪还是管控得不太好,会和他发脾气。这方面,我还在学习,我也是想请冯老师帮我分析,孩子到底是不是存在感统失调这个问题。

答:
刚才家长做了一个分享,也分析了一下孩子的行为。那我先来说一下感觉统合。如果从问题的描述上来讲,他还是有些感觉统合失调的。但他的现状是不是因为感觉统和失调引起的,或者是说他失调到一个什么程度?这确实是需要做一个测评,不能凭着感觉去做判断。不过,从家长所描述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妈妈严厉,爸爸脾气比较暴躁,会打孩子,那么他现在的行为更多是来自于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想要关注,想要肯定、想要爱,所表现出来的。孩子的问题百分之七八十是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养的方式。我们重点说下如何帮助孩子改善。

根据他的年龄,如果说给他去做一些感统训练的话,效果不会很明显,但是并不代表说就没有办法,应该让孩子多去做一些运动,跳绳、拍球、跑步、踢球、游泳、蹦床等,这些运动都是对孩子有帮助的。

家长刚才也讲到了,现在需要更多地去接纳孩子,因为他要的就是关注,所以你要去忽略他的这些偏差行为,真正去接纳孩子,把无条件的爱给孩子,然后建立规则,相信孩子。在做这些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运用到一些沟通的技巧,鼓励的技巧,惩罚的技巧,尤其在鼓励的部分,家长要更多去做,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刚才家长也提到了关于情绪的管理,所以有时候我们好多道理都明白,但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一瞬间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个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包括我也一样,我们都要在情绪管理部分去下功夫。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的那些接纳,那么如何去接纳自己,如何去爱自己?我们在课程的一开始就跟大家做了这样的一些交流。这个问题我就先回答到这里。

第二个问题:
尊敬的冯老师,听了你讲课,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真的每一天都非常欣喜。我来说说我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我的孩子今年6周岁,上小学一年级,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唱歌、跳舞、弹琴,包括珠心算都很突出。只是有一点让我很心烦,就是他上学的路上太着急,就是特别快地跑。我去送还好,如果是爷爷奶奶送,他们根本撵不上,担心他出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我后来就跟孩子沟通这件事情,孩子说,妈妈,实际上你送我的时候,我相信你可以把时间把握好,可是因为爷爷奶奶第一次送我时,他们不知道我的上学时间,我怕晚了,所以我就有点儿着急。我告诉他,妈妈会看好时间,已经和爷爷奶奶交代好,不会迟到的。沟通后,他还是会着急地跑。我对这个事情就感到很烦。听了冯老师的课后,知道孩子背后的目的应该是获得关注,也就是背后有一个声音说,妈妈,你看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快夸夸我,你快来爱我吧。应该是这样的吧,而我也没有做到很好地去接纳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觉得可能要晚了,很着急了,所以没有对他有足够的接纳。

上了冯老师的课之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我的行为,第一个要忽略孩子的行为,全然的接纳孩子,允许他着急,不管他的表现是怎样的,我还是很爱很爱他,我一定要好好向孩子表达这样的意思,因为我知道,造成孩子所谓的问题背后,一定是跟家庭有关系的。你想想,一个要强的姥姥,一个要强的妈妈,怎么可能会有一个不要强的孩子?所以说,在我们一贯的行为模式的熏陶之下,他这样的行为模式是非常正常的。第二点,就是看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去鼓励他。其实我现在想,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得各方面这么优秀,是他要关注,他是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看我多努力,你夸夸我吧,你肯定我吧,你赞美我吧。可能之前我是表扬用的比较多,鼓励用得比较少,学了这个课程之后,我就知道要多鼓励孩子,少用表扬。第三就是尽量不使用这种不必要的奖惩,特别是我之前用过一些积分,来换礼物的方法,比如说从学校得到10个表扬卡,在我这里可以得到一个小粘贴儿,现在发现好像孩子有点过于关注这个得分了,我以后会适当地去调整。这是关于孩子这一部分,我针对他爱着急的问题进行的一点分析,请冯老师指点一下,看看我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还有,我发现我现在跟我妈妈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妈妈的一些行为会让我感到烦,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比如说他上周生病住院了,回到家之后,我就想让她好好静养,可是她总是想要去给我们做些什么,实际上他这种做法更增加了我的负担。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我都这么大了,妈妈你怎么还不相信我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可能是从小,妈妈对我比较严厉,我也一直特别努力,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但是我很累,所以心里对妈妈有一定的抱怨。尽管我特别疼她,因为一个单亲的妈妈养大了两个研究生的女儿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就不知道我怎么去处理好这个关系,请冯老师给予指点。

答:
我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很有意思,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做事情很拖拉怎么办,而这个家长说我的孩子做什么总是很着急,让我烦他。我们就从这个描述的过程当中,一起去体会妈妈的感受,是作为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偏差的一个判断标准。这个妈妈在处理他认为的问题的过程当中,他的分析各方面都很到位,只是我在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她后面讲妈妈对他的严厉,其实未必是坏事情,因为有严厉的爸妈,可能就会有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但是他也说到了,很累,确实是这样子。这里有一个判断,我们是为了证明什么呢?还是说在努力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享受做事的过程,如果想证明给父母看,我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好好爱我吧,他其实在心里想要一份关注和爱,所以会感到累。当我们开始真正接纳自己,允许自己可以有不完美的地方,允许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的时候,虽然看上去还是辛苦,但是一点都不累了。因为我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不需要再证明给谁看了,我完全是出于一种喜悦,一种热爱,就是非常愿意去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非常享受做事的这样一个过程,只是想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过程当中,和之前从表面上看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内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真实地在做自己。当可以真实地做自己的时候,其实那个能量是很大的。

那回过头看,当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当中,有时候过多的表扬会导致孩子,去看重那个结果,忽略了过程当中所带来的那种喜悦,而更多的鼓励会让孩子感受到,做事情过程当中的享受,当忽略那个结果的时候,他就会比较轻松,更多的鼓励会帮助孩子建立起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是他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因为他的内心是充满了爱,充满了这种自信,所以他可以很真实地做自己,他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他的心不累。在这个部分,我们要常常对孩子表达的那句话就是,无论你表现得怎样,妈妈都是爱你的,让孩子很清晰的知道爸爸妈妈爱我,是爱我这个人,无论我表现得怎样都爱我。这个时候,他可以放心地去做自己,他可以活得很真实,他反而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因为他没有任何顾虑,不需要在爸爸妈妈爱不爱我,这个部分,去纠结。他是很安全的。

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鼓励方式,比方说我们可不可以,用物质的啊,其实这些都可以的,但重点是你要让孩子很清晰的知道,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表现给谁看,我多努力,实际上就是说他是很愿意去做这样一些事情的。当然了,给他一些喜欢的东西,他会更加喜悦。有的孩子确实需要一些物质鼓励的,但是妈妈用心地欣赏,认可孩子,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刚才这位家长也提到了,说他非常感恩妈妈,妈妈真的不容易,带出了两个研究生学历的女儿,这是一个多么伟大、优秀的妈妈!所以能看到妈妈的付出,就好了。我在这里面也特别想和大家去分享,疼自己妈妈的方式:当妈妈身体不好,还要去为我们操劳时,我们有时候特别着急,就想说你不要再做了,我可以做好的,但是你要看到妈妈在做这些事情背后对孩子的那份爱,当你真正看到那份爱的时候,你会把那份埋怨放下,真正去感恩。此外,怎么样去表达心疼妈妈,要注意方式。有时候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家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尤其是特别要强的妈妈,当他觉得岁数大了,怕做不好,怕满足不了儿女的需要,甚至会有一种怕被嫌弃的心理,所以说当儿女说你不用去做的时候,他会觉得不是儿女心疼我,是不是怕我做不好,是不是我老了没有用了,他反而会往那个方向去想。所以说,当我们理解了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那种心理变化的时候,要全然接纳妈妈。为什么说老人的心就像小孩子一样,有时候他们是在讨好,就像孩子会讨好父母,有时候父母老了反而去讨好孩子。所以要看到这个部分,首先全然接纳妈妈, 要允许妈妈有这样的表现,然后去和妈妈沟通,告诉妈妈,你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我看到你这样子的操劳,我会有一些担心和着急。然后真正把自己内在想要表达的去表达给妈妈,表达的过程还是心情平和,不带任何情绪,不带任何指责,不带任何抱怨。当表达了之后,其实妈妈完全能够感受到这个爱,也会愿意接受的。
更多地给予妈妈一份感恩吧,当这份感恩真正从心底里发出来之后,你也可以转身去做你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让妈妈更放心,才是妈妈需要的孝。

第三个问题:我的孩子是男孩,4岁,是剖腹产。现在他没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只是有一些行为上的偏差。通过这么长时间以来学习父母效能课,我自身感觉变化也是非常大的。首先我自己有变化,我自己内心更加有力量去处理一些事情。在我以前看来会很烦很伤心的事情,现在也都能够很坦然去面对和接受。第二个就是孩子的改变,感觉就是比以前跟我更加亲近了,他很喜欢用力拥抱。

就是最近一个学期吧,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会到我的房间来跟我说妈妈晚安,再跟我拥抱一下。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还有一点需要再确认一下的,就是我不让他在外面吃饭,他就会说,等我长大了我自己在外面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吃完了再回来。他这种行为是不是报复呢?是我教育方式的问题,还是感统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比如我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会说我不相信,我要看到了,我再相信。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总感觉我的母亲比较不开心,没有来由地有那种不好的情绪,还焦虑。我想请教冯老师,是不是因为我要求他跟我一起学习,带给他什么不好的感觉?请老师帮我剖析一下。

答:
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讲,不要把他上升到这种报复的层面,没有那么严重,有时候孩子他也是会去表达他的一些不满,比如说妈妈不给她吃零食这件事情,他会有一些不满,但是孩子说出等我长大以后我自己买,实际这句话背后想说什么?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想为父母去承担这样的一种心理,为什么我们前面的课会讲到,父母永远是大的,孩子永远是小的?当孩子想去替父母承担的时候,在潜意识里边,他在表达,我长大就有能力了。所以说孩子这句话背后他是有一个含义在的,一定要告诉孩子做好他自己,然后不要让孩子去介入父母的事情。关于孩子吃零食的这件事情,我们家长常会说,你不要总吃些零食,或者不要让妈妈总花钱,妈妈也很辛苦。有时候家长会有这样的表达,这是会给孩子更多心理上的负担的。在这个部分我只是指一个方向,你去觉察一下,从这方面去看待孩子说这句话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你妈妈的这个部分,我觉得更多的是接纳。同时,你看到了妈妈有这样的情况,去表达你的真实的感受。跟妈妈说,我看你这两天,好像情绪有一点不好,我有些担心,是不是我对你有些要求,让你觉得有一些焦虑了?就是真正去把你内心的那个想法和你的担心、顾虑,去跟妈妈表达就可以了。你只有先接纳,在你表达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心平气和。表达之后,妈妈也会把他真实的想法告诉你,那么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其实,所谓的解决问题就是进行有效的沟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每天早晨一首歌的时间,吸取一章的精华。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

by:冉瑄

QBQ 问题背后的问题

帮助企业提高组织和员工个人责任意识,解决推诿、抱歉、拖延、执行不力等诸多问题。

by:榴莲味香菜

第九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

by:马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