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學《易經》:大畜卦第二十六(中)

2024-04-17 08:55:3526:17 27
所属专辑:轻松学《易经》
声音简介
初九:有厉,利已。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白话】
初九:有危险,适宜停止。
象传说:有危险适宜停止,不招惹灾祸。
【解读】
○已,停止。初九阳爻,有刚健之德,与六四之阴相应,阳受阴侵,故曰“有厉”;初九依靠刚上之九二,同德敌比,蓄止刚健,而不应于六四,故曰“利已”,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26.5】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白话】
九二:车子卸下轮轴上的伏兔。
象传说:车子卸下轮轴上的伏兔,由于守中而没有过失。
【解读】
○九二、九三之“舆”,楚简《周易》、帛书《易》皆作“车[jū]”。说,读[tuō],同脱。 輹,读[fù],《说文·车部》云:“輹,车轴缚也。”輹即伏兔,其特性是阴系固阳。王引之:“輹以缚轴而舆乃行,说(脱)輹则不行矣。”
九二与六五相应,九二体乾中,为车轴,六五为輹。阳受阴侵,九二刚中,依靠刚上之九三,同德敌比,蓄止刚健,故曰“舆说輹”,象曰“中无尤也”。

【26.6】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白话】
九三:骏马追逐于田野,适宜在艰难中守正;若去演习驾车以卫国,则适宜有所前往。
象传说:适宜有所前往,与上爻合乎志向。
【解读】
九三体乾为良马,前有六四,体艮为野,阴阳相遇,故曰“良马逐”,逐于田野,无所用也;被六四之阴侵蚀,阳德不固,故曰“利艰贞”。九三与上九同德相应,“刚上能止健”,舍六四以从上九,上九艮主,为止为卫,故曰“曰闲舆卫,利有攸往”,象曰“上合志也”。良马配战车,保卫国家,得其所用,合《彖传》“不家食吉,养贤也”。
○帛书《昭力》曰:
問“闌(閑)輿”之義。子曰:“上正(政)衛國以德,次正(政)衛國以力,下正(政)衛[國](3上)以兵。衛國以德者,必和亓(其)君臣之節,不[以]耳之所聞敗目之所見,故權臣不作。同父子之(3下)欲,以固亓(其)親;賞百姓之勸,以禁諱(違)教;察人所疾,不作苛心。是故大國屬力焉,而小國歸德焉。城郭弗(4上)脩(修),五兵弗底(砥),而天下皆服焉。《易》曰:‘闌(閑)輿之衛,利又(有)攸往。’若輿且可以闌(閑)然衛之,(況)以(4下)德乎?何不吉之又(有)?”
大意:
问到“阑舆”之义。孔子说:“上等之政以德行卫国,次等之政以实力卫国,下等之政以军队卫国。以德行卫国者,必须调和君臣关系各得其正,不偏信道听途说之言和没有亲眼见的事情,不让专权之臣产生;能使父子同心,亲情得以加固;用表彰奖励的办法劝勉百姓,以禁止违背教令的行为;体恤人民疾苦,不生苛暴之心。如此以来,其他大国能判断出这个国家一定有相当的实力而归顺,小国会看到这个国家的德政而归顺。这样即使不用大修城郭,也用不着厉兵秣马,天下就都会服从。《周易》说:‘阑舆之卫,利有攸往。’若战车操习熟练了就可以保卫国家,何况用德行呢?还有什么不吉利的呢?”
按:
王弼似乎见过类似帛书《昭力》的解释。
《周易正义》王弼注:“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孔颖达疏:“虽曰有人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也。”
阂[hé],隔阂,阻止。王弼、孔颖达的意思是闲置车舆就能卫国,此当是化引帛书《昭力》说的“城郭弗修,五兵弗砥,而天下皆服焉”。可是如果看“若舆且可以阑然卫之,况以德乎”,“阑舆”与“德”之间是转折词“况”,可证“阑舆”之义是指军事演习,而非闲置军备。
总结:
按照《周易》六爻的时位理论,初九“有厉,利已”,是说有危险而停止;九二“舆说輹”,战车守中利贞;到九三“良马逐”,诫以“利艰贞”,“闲舆卫”是车马健备而训练之。“上政卫国以德”包含了“次政卫国以力”和“下政卫国以兵”,而“次政”、“下政”不一定能包含“上政”。让“天下皆服”的国家固然以德政为本,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作基础。若释“闲舆卫”为闲置车马以卫国,前战车已坏,今又把车马闲置起来,此必荒废卫国之道也。
○“曰闲舆卫”与“日闲舆卫”
曰闲舆卫,《周易集解》虞翻作“日闲舆卫”,郑玄同,程颐、朱熹沿袭之。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释文》引郑本‘曰’作‘日’,注曰:‘日习车徒。’于义为长。”
按:作“曰”是也。《周易正义》“曰闲舆卫”,楚简《周易》作“曰班车”。,或是“戍”异体,从戍从乂。戍,《说文》:“守边也。从人持戈。”乂,《尔雅·释诂》:“治也。”《汉书·武五子传》:“保国乂民。”帛书《易》作“曰闌車衛”,帛书《昭力》作“闌輿”,“曰”为虚词,故可省略。闲,《说文》“闌也”。《释文》:“马郑云‘习’”。闲舆,演习战车,即军事演习。舆卫,吴澄《易纂言》云:“古者乘车,三人在车上,步卒七十二人在车下,舆之卫也。”
九三处互体兑卦之中,兑为口,故系“曰”字。段玉裁《说文》注:“曰,词也,意内而言外也。”“曰”有转折的意思,前说“良马逐,利艰贞”,是指兵马征伐之不宜;此说“闲舆”是指加强备战以卫国,故“利有攸往”。故当以“曰闲舆卫”为优。
另外,颐六二“颠颐”,帛书本和楚简本均在“颠”字前多一“曰”字,通行本则无此“曰”字。

【26.7】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白话】
六四:给牛犊嘴上戴上木箍,最为吉祥。
象传说:六四最为吉祥,值得欣喜。
【解读】
六四体艮为童,以柔居柔,牛为柔顺之物,故曰“童牛”。六四应初比三,以蓄乾体,故曰“牿”,六四柔顺得初九刚健之益,故曰“童牛之牿”,童牛断奶,得以自立,远征疆场,报效国家,故曰“元吉”,象曰“有喜也”。合《彖传》“不家食吉,养贤也”。
大畜六四,犹无妄六三。纯离为牛。大畜六四,艮之离,故曰“童牛”。无妄六三,震之离,故为耕牛。
【“童牛之牿”考证】
《释文》:“童牛,无角牛也。《广苍》作犝。刘云:童,妾也。牿,古毒反。刘云:牿之言角也。陆云:牿当作角。《九家》作告,《说文》同,云:牛触,角著横木,所以告人。”
牿,虞翻、许慎、朱熹、朱骏声等皆作“告”,释为绑在牛角上使其不能抵人的横木。刘歆曰“牿之言角也”,陆绩云“牿当作角”。童牛无角,“牿”作角,不通。贾公彦疏引郑玄《易注》此文作“梏”,郑玄谓“牛无手,以足言之,持木以就足,是施梏”,持木施梏于童牛之前足,爻辞何以“元吉”?
段玉裁注:“如许说,则告即楅衡也。”《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郑玄注:“楅设於角,衡设於鼻。”《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朱熹集传:“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触也。”牿,《说文》:“牛马牢也。”帛书《易》作“鞫”,楚简作“”。鞫[jū],《说文》“穷理罪人”,有强制之义。鞫、牿,皆觉部见纽。,从木从口,与“梏”接近。戴侗《六书故》:“告,笼牛口,勿使犯稼是也……童牛笼口,至今农家犹然。”
潘世宪到牧民老乡实地考察,发现“小犊的咀边都有一个井字形的小木架套着,犊儿虽然跟着母亲跑,但是它不能去吃奶,而是啃食嫩草。……用这四条小木棍札成的“牿”(音同箍)带在小牛的咀上,这样,它再去母牛腹下吃奶,木棍尖尖便会触痛母牛腹部,母牛便不让小牛吃奶了。”(潘世宪.《易》新释二则.内蒙古大学学报1980第1期)
由此可知,“童牛之牿”是楅衡的引申义,现代称牛戒奶器、牛鼻刺。古代用木箍拘系牛嘴,类似角木与桎梏,故释为角、牢。

【26.8】
六五:豮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白话】
六五:去势公猪的牙(锋利而不用),吉祥。
象传说:六五吉祥,值得庆贺。
【解读】
○豮[fén],《说文》“羠豕也”,言去势之豕。陆德明《经典释文》:“刘云:豕去势曰豮。”
六五体艮,《说卦传》“艮为黔喙之属”,艮阳卦,五柔爻,故曰“豮豕”。五二相应,乾体偕同,六五蓄乾,乾为牙,故曰“豮豕之牙,吉”,以柔蓄刚,牙齿锋利而不用,如帛书《昭力》曰“国修兵不战而威之谓也”,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有喜、有庆:
项安世《周易玩辞》:
喜庆皆阴阳相得之辞,卦中惟二阴有应,故四为有喜而五为有庆。喜者,据己言之,庆则其喜及人,五居君位,故及人也。若论止物之道,则制之于初乃为大善,故四为元吉,五独得吉而已。
按:
喜者人寡而庆者众。六四元吉,言少年蓄健而成人,象曰“有喜”,言人与国通。六五之吉,言蓄止乾健而不用,象曰“有庆”,言国与国之和,合乎《彖传》“利涉大川”。
○帛书《昭力》:
又問:“‘豮豕之牙’,何胃(謂)也?”子曰:“古之仗(伎)強者也,仗(伎)強以侍(待)難也。上正(政)衛兵而弗用,次正(政)用兵(5上)而弗先也,下正(政)銳兵而后(後)威。幾兵而弗用者,調愛亓(其)百生(姓)而敬亓(其)士臣,強爭亓(其)時而讓亓(其)(5下)成利。文人爲令,武夫用圖,脩(修)兵不解(懈),卒伍必固,權謀不讓,怨弗先昌(倡)。是故亓(其)士驕而不頃,亓(其)人調而(6上)不野。大國禮之,小國事之;危國獻焉,力國助焉;遠國依焉,近國固焉。上正(政)陲(垂)衣常(裳)以來(6下)遠人,次正(政)橐弓矢以伏(服)天下。《易》曰:‘豮豕之牙,吉。’夫豕之牙,成而不用者也,又(笑)而后(後)見。言國脩(修)兵不單(戰)(7上)而威之胃(謂)也。此大夫之用也,鄉(卿)大夫之事也。”
陈来先生说:
牙是防卫与进攻的利器,子曰认为这一爻辞本是讲小猪“牙成而不用,笑而后见”。其治国意义则是讲用兵的策略,其中也分为三等:上等的方法是“卫兵而不用”,次等的方法是“用兵而弗先”,下等的方法是“锐兵而后威”。“卫兵而不用”即修兵不用兵,但具有威摄作用;不仅有威慑作用,又有亲和的吸引力。其具体内容就是施行德政,教化、爱护百姓,敬其下属士臣,垂衣裳而来远人。按“来远人”之说可见于《左传》襄公11年“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管子·问》“以来远人”,《周礼·大司乐》“以说远人”,《礼记·中庸》“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意思皆相近。(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以《缪和》《昭力》二篇之义为中心)
王弼注:“豕牙横猾,刚暴难制之物,谓二也。五处得尊位,为畜之主。二刚而进,能豮其牙,柔能制健,禁暴抑盛。岂唯能固其位,乃将‘有庆’也!”孔颖达《正义》曰:“能豮其牙者,观《注》意则豮是禁制损去之名。褚氏云:“豮除也。除其牙也。”然豮之为除,《尔雅》无训。案《尔雅》云:“墳,大防。”则墳是堤防之义。此“豮其牙”,谓防止其牙。古字假借,虽豕傍土边之异,其义亦通。“豮其牙”,谓止其牙也。
王弼的解读与帛书《昭力》篇很接近,孔颖达说的“防止其牙”类似《昭力》篇“修兵不战”、“夫豕之牙成而不用”。程颐的释读也接近王弼、孔颖达的思路:“豕,刚躁之物,而牙为猛利,若强制其牙,则用力劳而不能止其躁猛,虽絷而维之,不能使之变也。若豮去其势,则牙虽存而刚躁自止。其用如此,所以吉也。”
○豮豕之牙:尧舜上政
陶寺中期元首墓IIM22 头端墓壁上,以公猪(豮豕之牙)下颌骨为对称轴,左右各摆3 柄带彩漆木把的玉石钺(玉兵),正是“豮豕之牙”的图示。“豮豕之牙”的含义是修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此《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之谓。(罗明:陶寺中期大墓M22随葬公猪下颌意义浅析,《中国文物报》2004年6月4日)
墓的年代为陶寺中期偏晚,与舜禹时代大致相当,可证《周易》“豮豕之牙”是《连山易》的遗存。

陶寺中期贵族墓葬IIM22(陶寺考古队供图)

【26.9】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白话】
上九:肩负天命,履行天道,通达。
象传说:肩负天命,履行天道,正道充分实现。
【解读】
○何,通荷,承担。
上九卦主,源自复之初九“刚反”“天行”,无妄之初九“刚自外来”“天命”。上九体艮为背,故曰“何”,居于天位,艮为径路,与乾体相应,故曰“何天之衢”,人文蓄德之时,卦体无亨,而上九之时,蓄止已满,蓄极则通,上九变泰,故曰“亨”,象曰“道大行也”。
王弼、孔颖达、程颐、朱熹以“何”为语气辞,然《诗经·长发》“何天之休”、“何天之龙”,《诗经·候人》“何戈与祋”,噬嗑卦上九“何校灭耳”,何,皆荷担之义。
王弼、孔颖达、程颐、朱熹以“何”为语气辞,然《诗经·长发》“何天之休”、“何天之龙”,《诗经·候人》“何戈与祋”,噬嗑卦上九“何校灭耳”,何,皆荷担之义。
○大畜卦爻辞之间和韵:
按上古音,九二“舆说輹”,輹,韵部觉;九三“良马逐”,逐,韵部觉;“曰闲舆卫”,卫,韵部月;六四“童牛之牿”,牿、告,韵部鱼;上九“何天之衢”,衢,韵部觉,輹、逐、卫、牿、衢五字押韵。
古人传道以口传为主,《周易》的文句押韵,是为了便于背诵记忆,帛书《易》和楚简《周易》的古籍通假字众多,也是古人口传经文的缘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易经》轻松学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

by:今言国学智慧

易经必读|每天15分钟轻松学易经

公众号《后天八卦》领取免费电子书籍

by:易经六十四卦

老刘讲易经|每周10分钟轻松学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讲的是天理,是天地万物如何合道而行,无论入世治世,则天地之道自然生生不息,茁壮成长,逆天理而行,必然六位倾覆五行混乱,结果不言...

by:老刘说心学

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

by:醉清辞Y

易道学院老魏▍轻松领会易经

怎么找出房子的风水问题?公寓和别墅有哪些风水上的区别?为什么有些街道商铺人来人往,隔壁街区却一直萧条?怎么通过最小的改变让现在的住宅也能成为风水好宅?关注易道老...

by:易道学院老魏

易经·易传(易经十翼)学易经必读

易经易传——十翼由孔子所做,用来补充阐释易经易理世更三古,人更三圣

by:张荐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