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第一讲(1)俗学俗思乃“见浊”

2023-08-12 21:19:1309:38 3905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缮性》:道家修行的“指月录”

 第一讲  恬淡与智慧的关系 

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俗学俗思乃“见浊”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庄子的《刻意》一文,今天开始讲《缮性》。“刻意”是精神的败笔,是我们修养心性的障碍,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性得以优化和提升呢?庄子紧接着就推出了《缮性》,这一篇讲修身养性的根本大法。平时我们喜欢到名山大川去寻访善知识,寻求入道的方法和门径。说老实话,很多都是白费草鞋钱。如果你先学习了《刻意》,再继续学《缮性》,乃至于把庄子的三十三篇学个遍,我想,你不想见道都难,不想具备无上武功都难。因为这些文章,足以使人开眼开窍,只要你是有心学道的。当然,如果你是把庄子作为文学、哲学、美学来解读,又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学庄子,一定要从道上来作解读。

“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首先来破破题。“缮性”的“缮”就是修缮的意思。我们平常说修身养性,庄子这一篇就真正地在谈修身养性,而且是谈功夫。不仅仅是谈功夫,而且给我们指明方向。很多学国学的乃至学佛法的人,老是感到自己没有方向,或者看不清方向,到处去求善知识,但很多善知识好像也没有把方向给点明。禅宗有本书叫《指月录》,“指月”是方法、方向,不是目的,但很多人却把它当成了目的,当成了月亮本身,指月就失去了它“指月”的作用。

庄子了不起,开宗明义,一点废话都没有。“缮性于俗”,我们都“俗”,生活在俗世,都是俗人一个,但又不甘于此。圣贤指出了一个道,要我们去俗成道,要我们修行。修行就是缮性,改变我们“俗”的心性。“缮性”,修身养性,目的是什么?是“以求复其初”,就是要返本归璞,要现证真如,要找到自己生命、精神的原点,用《大学》的话来说,就是要“止于至善”。“至善”就是“复其初”。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用佛教的话来说,我们生下来就有烦恼浊,犯命浊;用基督教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有“原罪”。所以我们需要修身养性以“复其初”。

但是社会上讲的是些什么呢?都是“俗学”。什么叫“俗学”?就是社会理论,就是世间法。庄子当时批评儒家那套是“俗学”,现在的“俗学”更多、更俗,各种管理培训的、心理辅导的,等等。总之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在道上成就自己、圆满自己的一系列学问,基本上都是俗学,都是在世间法上玩。很多学佛的人还是在世间法上玩,什么黄财神,修诛法的、延寿法的、消灾的、升官发财的,一系列消灾免难的,是不是俗学?都是。这样“俗学以求复其初”,那么就“谓之蔽蒙之民”,就是头上安头,披枷戴锁,只能越陷越深。我们的本性在原罪之中、在烦恼之中本来已经迷失了方向,而这些世间的学问,这个给你讲,那个给你指,结果一肚皮的迷魂汤,就更是迷不知返了。

“滑欲于俗”,“滑”,是治理、调理的意思。“滑欲于俗”,就是要调理我们的七情六欲、酒色财气这些心性上的物欲之“俗”。什么是“俗”?世间的思想、世间的理论,如果不是纯正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论,统统都叫“俗”。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就引起了一场很重要的辩论:真俗二谛之辩,要把俗谛扫除而回归真谛,俗谛是“有”,真谛是“空”。在当时,儒家的、道家的学问都被称为“俗谛”,只有立足于解脱法门的佛家的思想,才能称之为“真谛”。后来天台宗的创始人在真俗二谛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道”的观念,于是慢慢地也把儒道两家优秀的思想称为菩萨道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解脱道、菩萨道与世间学问的差别。

这里的“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就是要调整我们的七情六欲,扫除我们的贪嗔痴。“思以求致其明”,这个“明”就是光明、智慧。“思”,非凡非圣,原本是中性的,被烦恼污染了的就是妄想邪见,清除了烦恼妄想而回归真如的则是菩提。所以古人说:“狂心顿息,即是菩提。”但未“顿息”的人,他们的“思”就只能是俗思。世俗的学问、思维习惯、思维结构能不能“致其明”?能不能够使我们明心见性?能不能打开我们的智慧之眼?庄子在这里说得很清楚,用“俗思”来搞,只能是尘上添土,“缮性于俗”也好,“滑欲于俗”也好,只能是“蔽蒙之民”。这就是佛法里讲的“见浊”。

我最近反复强调佛法里的“五浊恶世”。《俱舍论》、《地藏经》及众多佛教典籍,反复讲五浊恶世,娑婆世界的刚强众生是不好打理的,而且是很不好打理的。第一,劫浊,生在一个混乱的年代。第二,烦恼浊,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烦恼。第三,众生结集浊,大家在一块就是升官发财,是是非非的事。第四,命浊,生下来就命根不净。第五,见浊,就是俗思、俗学,世间除圣贤理论之外的一切学问。我们现在把圣贤理论归于菩萨道,不能归于世间的俗学。在佛法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法以外的其他学问都是俗学,都是世间道世间法。但是到了唐宋以后,佛教与汉地的儒家、道家思想碰撞、交流,中国佛教也承认了孔孟老庄的思想也是菩萨道,圣贤学问也是菩萨道。而圣贤之学、解脱道、菩萨道以外的思想、理论往往都是“见浊”,其中有很多思想、理论还会增长人们的贪嗔痴,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这些对自然、对社会有破坏力的思想、理论都称之为“见浊”。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实际运用的为利而动的很多理论,在佛教里都被称为“见浊”,包括经济学、人事关系学里不合圣贤教法的种种理论,还有一些违背生命法则的修身养性的理论、不入流的气功养生理论等,都属于“见浊”。如果是“见浊”,怎么使自己真正走上解脱道呢?没有解脱道作为基础,菩萨道又能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来呢?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清楚明白。

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学修佛法的,大家在学修的时候,一定要把心中那些杂乱不实的理论、心性中的各种杂质荡涤净尽,一定要明白真正的解脱道是什么。如果心里还不实在,还没有坐实,要把它澄清、坐实,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走上健康、光明的解脱之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禅说庄子 缮性 冯学成 国学

冯学成先生,1949年出生成都,20岁在四川江油当知青的时候认识了著名的禅师和武术家海灯法师,并经其举荐参学于本光法师。后来更师从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贾题韬...

by:丙林感悟国学之美

馮學成《禪說莊子 刻意 繕性》

刻意:虛無恬淡純素之道繕性:道家修行的“指月錄...

by:恆者读书会定竹

《数字心理学》|钟缮夤

了解自己的人生“剧本”

by:华晨曦之

钟缮夤数字心理学精选

主播简介:钟缮夤(ZhongShanYin)和谐方舟创始人cctv影响力人物栏目嘉宾畅销书《数字心理学》作者中国FAP家庭帮辅计划开创者2019家庭教育行业...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数字心理学“You&Number数字心理学”简单来说,是一门形象化的心理学,基于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利用西方数学和统计学的计算方...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