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最上乘论有声书

大乘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6 18:37

大乘佛学所属猜敬论书的总称。又称穗答慎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举升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

子路与别人争论3乘7等于多少、后来去问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20:29
第一个故事

子路与别人争论:路人说三七二十一,而子路则坚持三七等于二十四。两个人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二人请孔子裁判,并约定输的人负十两银子。。

 孔子问明情况后,当即判子路输了,子路给路人十两纹银,路人高高兴兴走了。子路不服气的质问孔子:“明明我说的对的,您为什么这样判?” 孔子说:“我知道三七二十一,也知道是你说的对的。可是,你从小读书,却和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争论,有意思吗?他都糊涂那个样子了,连三乘七等于多少都弄不准,你却跟他争论!所以我判你输了,让你长点记性,以后别跟糊涂人争论。”

在生活中,我们大可不必对一些小事就斤斤计较的去争论,你是聪明人,你明白,你不糊涂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屈服你的观点呢?那些糊涂的人认为三七等于二十四,那就让他自己可悲去吧? 他还是要坚持己见的话,就不要和他争论了,愚昧的是他,闹笑话的也是他啊!他不接受你的意见,你也不会变笨,不必要因此而去争论。对待真的糊涂人,最重要的是不要与他争论。不与他争,你什么也不会失去。



第二个故事

子路出行,遇一绿袍男子。谈话间,就一年有几个季节的问题发生争论。子路说;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而绿袍先生却说: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 二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找个明白的人问问,并约定谁输了,要鞠躬道歉。

二人来请教孔子,孔子问明缘由,对子路说:你错了,应该向人家鞠躬道歉。

子路不悦,但师命难为,非常不乐意的向绿袍先生鞠了躬,道了歉。

等到绿袍先生走了之后,子路气愤的孔子:说老师呀!您平时教育我们做学问要严谨,一年中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还要说假话呢?

孔子微笑着说:它是只蚂蚱,一生只经过过春夏秋三季,他怎可能知道有冬季呢?

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会受到生存环境、生活阅历、知识层面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于别人不理解的事物,即使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只要把道理讲明,点到为止,平和的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失为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对于别人的讲的,自己理解不了,虚心的去接受,客观的去分析,学会聆听对自己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佛祖为什么教授儿子修行小乘佛法
1个回答2024-01-29 17:13

佛祖既教了他儿子罗睺罗小乘佛法,也教授了罗睺罗大乘佛法。许多大乘经典讲经法会上,都有罗睺罗尊重在场。以下是《阿弥陀经》中的一段经文,说明佛的儿子罗睺罗尊者也在学习大乘佛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希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乔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三乘归一乘与唯一神论的关系是
3个回答2023-10-23 23:28
三乘归一乘一词来源于碰凳誉佛教界的解释,
法华经云。唯一佛乘,无有余乘。
六祖坛粗散经云,三乘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笑段今时故。
最上乘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2-06-21 06:31

《最上乘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唯一著述。此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题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此论之内容,共分果、行二门,借十四条问答方式,论释自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众生与佛,同源一体,持守本心,为涅槃根本、入道要门,及其摄属果、行二门之情形。所引经典有《十地经》、《维摩经》、《金刚经》、《心王经》、《涅槃经》、《法华经》、《观无量寿经》等。

外祖母悖论
1个回答2024-03-10 23:41
首先,杀父母太大逆不道了。
其次,杀外祖母只是为了说明“悖论”这个问题。
祖母悖论
2个回答2023-05-13 18:45
其实指的是外祖母。只是一种代指,表现过去的过去,因果的因果。外祖母-母亲-自己,一环环相扣。
外祖母悖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6:00
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母亲怀他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你的外祖母就没有你的母亲,如果没有你的母亲也就没有你。对于“外祖母悖论”,物理界就产生了平等历史的说法。
这一理论中,世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平行的世界存在,按照如今的历史过程:罗马帝国时代、大不列颠帝国时代、工业时代、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电脑网络......如果将整个工业时代去掉,那至此以后的历史轨迹将会得到巨大的改变,或者两次世界大战都不会出现,又或者世界大战将会在我们的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存在,也就是说另外一个世界如今的我们可能正在遭受着战争的阴影。这个时候“外祖母悖论”就有了的解释,一个人可以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外祖母,但这将导致世界进入两个不同的轨道,一条中有那个人(原先的轨道),而另一条中没有那个人。根据多世界的理论,每当记录下一个观测结论或者做出一个决定时,就会出现一个道路分支。那当然,世界更寸步的分裂发生在量子层,即使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变化至另一个能量级,或者说两个电子自旋的方向不一致也会导致不同的可能性发生而所有不同的可能性分裂出一个宇宙。李连杰的电影《The one》救世主里,就运用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把宇宙分为平行的180个(不记得准确数字了)。
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所著的《时间机器》就以其合理的推断和丰富的想象构造出未来人类世界的悲剧。主人公制造了一台可以在时间中自由穿梭的机器,在一次失控的旅行中,主人公来到了八十万年以后的世界(公元8027****年),那个时代世界上人类已分化为两个种族:柔弱娇小的“埃洛伊”和粗野怪戾的“莫洛克”。这两个种族分别象征着富人与穷人这两个阶级。“埃洛伊”生活在颓败的宫殿中,过着幽闲优雅的生活,由于长期不劳而获引起体力、智力的萎缩。“莫洛克”则被“埃洛伊”认为有失体面,被赶到黑暗的地下世界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埃洛伊”因为不停的劳动变得越来越粗壮,但长期的地下生活让他们无法适应地面灿烂的阳光,当地下食品供给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时候,他们只能打起地面上优雅同胞的主意。这部和电影《黑客帝国》一样充满马克斯主义色彩小说也强烈地暗示了:人常满足于领带他的同胞的劳动来过安逸欢乐的生少,把“需要”当做他的标榜和借口,而期限到了的时候,“需要”就来报应他们了。
时空旅行象从前的电灯、电脑一样,做为人们的幻想,但正是这一个个幻想的现实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可以假定自己生活在平等世界里的其中一个,又假定自己的一生是自己所做选择的总和,那我们经后要为自己做出怎么样最好的选择呢?
大乘唯识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1-15 12:16

《大乘唯识论》是佛教唯识宗经典,共一卷。世亲菩萨造,陈·真谛译。又称《唯识论》。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是世亲《唯识二十论》三汉译之一,梵本尚存,也有藏译本。据诸经录所说,《大乘唯识论》原来也单作《唯识论》,‘大乘’二字为后人所加。原文共分24个部分,其主要精神是:一者人无我空;二者因缘法体空;三者真归佛性空哈哈哈哈。

哪些著名的人物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
1个回答2024-06-01 00:19

刘邦、刘秀、朱元璋....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最终成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