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艺美绘|为什么幼儿在绘画时不理睬老师的询问?

2019-03-08 16:15:4306:09 164
声音简介

为什么幼儿在绘画时不理睬老师的询问?


案例回放:小小兴奋地来到美工区。他急切地从桶里拿起一支笔就开始在纸上绕线。老师轻轻地问:“你画的是什么啊?”他没有理睬老师,低头继续画,画完了才对老师说:“我画的是鸟巢.”


原因分析: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进行。他们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会想好了再做。他们正处于无意想象阶段,常常没有预定目标,不知道自己将要创造什么形象,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想象出其中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案例中的小小“从桶里拿起了一支笔就开始在纸上绕线”,可当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时,孩子回答不上来,也不理睬老师,最后才说:“我画的是鸟巢”。

这一时期幼儿的认识过程都是无意性占主要地位。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影响,而不是受理智所支配。小小是兴奋地来到美工区,又急切地从桶里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绕线。这说明孩子是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他不愿意因为停止动作而中断思维,所以不理睬老师的提问。他需要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希望老师不要打扰他。

策略建议:

精神氛围:教师找一个合适的站位,用心观察幼儿的表情和行为,当发现幼儿想与老师交流,或想获得老师的帮助时,再及时介入。这样的关注会让幼儿感到轻松、亲切,因为这才是幼儿所需要的。

过程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介入时机,不要在幼儿开始绘画时就问他画的是什么,或者是在幼儿聚精会神地绘画的过程中插话,这样会打断幼儿的思维,干扰他们的注意。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但“关注”不等于“语言询问”,不等于“紧紧盯着”。

活动分享:幼儿讲述使,教师一定要用“仰视倾听法”,用尊重的态度倾听幼儿讲画,用“肢体关爱法”伴随语言,给予幼儿鼓励。

个性化指导:对于性格内向,不主动与老师接触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与他交流,音量、速度适中,使幼儿感到亲切。

家园共育:引导家长要对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尽情创作,不要打扰孩子。不要老说“你画的是什么啊”,“让我先看看”,“宝宝乖,来吃水果”等,这些小小的举动都会干扰幼儿的创作,也不要在他们创作时,坐在幼儿的身边盯着他们,这些都会使他们的精神不能放松,从而不能顺畅地表现。幼儿绘画结束后,建议家长坐下来耐心地、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讲述,千万不要用消极的语言打消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不要说“看你画的,这是什么啊?书上是这样的吗?照着书去再画一个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对当下引人瞩目的摄影影像背后的概念,进行了生动、直白的介绍,探讨了一些关键问题,例如模糊性、客观性、摆拍、本真性、数字化和摄影的拓展等,为...

by:考拉呼叫小松果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hi,我是琥爷,关注我的公众号littlexiaomuma,一起感受这奇妙的世界吧~

by:琥爷奇语

什么为什么

妈妈在怀孕打架时算群殴吗?眼镜没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为什么手机可以联网?如何问一个让AI也答不出的问题?.............?

by:有声至尊宝

十万个为什么文艺卷

古风解说十万个为什么文艺卷,或许有你想了解的答案,每日熏陶气质出众!

by:微笑的清湖

为什么

当我放开你的手滚烫的泪肆意流落当你转身离开我翻腾的心日夜折磨别再问为什么我用沉默送你远走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