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陈斯一-《苏格拉底的生与死》(上)

2021-11-08 01:17:5124:58 584
所属专辑:疫情智者谈|见地
声音简介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


陈斯一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斯一。非常感谢见地的邀请,让我可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和大家继续保持共同学习和精神交流,我觉得特别可贵。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苏格拉底的生与死》。我们来聊一聊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我相信大家对苏格拉底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在哲学史上,甚至在整个西方的文明史上,苏格拉底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在我们的哲学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整个西方哲学史无外乎是《柏拉图对话录》的一系列的注脚,这凸显出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一个开源性的地位。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至少在大部分的对话作品当中,苏格拉底都是主角,足以可见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从更加宏观的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哲学史上一个典型西方精神文化现象的化身。很多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哲学事业的化身,作为西方文明其中的一个支柱,参与了西方文明的构建。我们说的“两希文明的另外一个源头——从希伯来到基督教,这个传统的核心人物当然是耶稣,有时候人们也会把苏格拉底和耶稣并举来看,他们对于西方文明的构建各自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今天着重来看苏格拉底,究竟谁是苏格拉底?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色诺芬、阿里斯托芬眼中的苏格拉底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写作。我们关于他的全部记载,都来自于他同时代的人和他的学生给我们提供的刻画。主要史料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柏拉图,一个是色诺芬,一个是阿里斯托芬,其中阿里斯托芬的资格是最老的,他是苏格拉底的同时代人。阿里斯托芬作为一个剧作家,他对苏格拉底的态度实际上基本上是负面的。在他的喜剧《云》当中,对苏格拉底提出了非常尖刻的批评,他把苏格拉底描述成一个非常可笑的自然哲学的爱好者,研究小至昆虫,大至天体的一系列的自然现象,不仅如此,还特别的不尊重神灵,扰乱社会秩序,教导一些诡辩的技术,特别是对年轻人起到了败坏性的影响。这是阿里斯托芬刻画的苏格拉底的形象,这个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呢?我们无从考究,但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地对于哲学家的一个流行的印象。因为阿里斯托芬是一个喜剧作家,写的作品都是滑稽可笑的,但是喜剧这样一个文体在古希腊文学当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道德的问题,喜剧的立场往往都是非常保守的,它代表着一般群众对于事情的看法。实际上喜剧对于哲学家的展现,往往表现了当时普遍的公民对于哲学家的一个印象,所以实际上是带着很深刻的敌意的,至少是有所怀疑的。这在古典时代非常的正常,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古罗马人,一开始都对哲学不是非常的友好,在这方面雅典可以算是一个例外。但即便是在雅典,哲学也仍然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为自身辩护的一种存在。虽然雅典欢迎各种各样的科学家、智者和哲学家在城邦活动,但是最终雅典审判并且处死了苏格拉底,事件反映着城邦政治体和哲学这样一项精神事业之间的一个非常强的张力。苏格拉底的生平故事,最终以这样一场审判和一个死刑来结尾,实际上具有非常深远的思想意义。这样一个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是苏格拉底自己去选择的,他认为这是对于他一生一个完美的总结。


第二个来源就是色诺芬,他算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至少是苏格拉底的一个仰慕者。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家或者哲学家,可以算成是一个史学家,他记载历史作品,但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军人,色诺芬的记载对我们来说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为他对苏格拉底,只是一种尊重和崇拜,谈不上对苏格拉底有深刻的理解。无论是阿里斯多芬还是柏拉图,都对苏格拉底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对苏格拉底的态度不一样。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当中,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睿智的好人,但是比较无趣。这意味着色诺芬是透过他的眼睛来理解苏格拉底的种种,比如,在生活中是非常随和,饱含生活智慧的一个人。这是他对苏格拉底的理解。


最重要的来源是柏拉图,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小很多,苏格拉底死的时候,柏拉图才25岁,但是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学生。柏拉图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以苏格拉底思想为源头,尽管柏拉图后来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无论是柏拉图的一些实质的哲学观点,还是柏拉图运用对话的文体来阐述他观点的方式,都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特别是对话录。对话录这样一个文体,可以说是柏拉图首创,至少可以说他把对话录文体运用到了最完美的状态,成为典范。对话录就是模仿苏格拉底,用对话的方式来从事哲学、从事生活的一种实践。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理解既是最深刻的,又是最复杂的,他不像阿里斯托芬那样对苏格拉底持有敌意,也不像色诺芬那样对苏格拉底无条件的认同和崇拜。我个人认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提出了非常全面的一个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苏格拉底的某些问题。


 柏拉图视角中的苏格拉底


这三个人物的记载都成为我们如今还原苏格拉底生平的材料。我接下来要讲的会着重以柏拉图的视角作为基础,但也涉及到一些史料的旁证。我们来看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生与死,他的生平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苏格拉底作为公民,一个是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


    作为公民的苏格拉底,必然要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但问题在于苏格拉底本人实际上非常不喜欢参与雅典的政治活动。比如说,公民大会和陪审团是当时雅典最主要的政治机构,大多数公民都是要参与的。但是苏格拉底非常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


    另一方面,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活动之外,雅典还活跃着很多很多的文化人,智者、哲学家这些人物,往往它们是从外邦来到雅典,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教授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以智者教授修辞术为主要的一个学科。因为修辞对于民主制的雅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技能,所以很多智者来教授这样的一个学科。苏格拉底当然也是一个老师,这可以说是他的职业,但是他和别的哲学家和智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并不是通过当时常规的一个渠道来吸引学生、教导学生,他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和学院,而且从来都不收费。他只是自然而然的去和人交谈,吸引别人的注意,运用他的言谈,他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围在他的周围。他不停地和这些人交谈,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他进行教育的一个方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它是一个体制外的哲学家或者教育者。苏格拉底是怎么成为他自己的?他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实际上我们很难去还原他的经历,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当然也是通过柏拉图的记载——主要是来自于柏拉图的两个对话——苏格拉底自己交代了他的最核心的一个知识的来源。里面说道他的修辞术是向伯利克里的情妇阿斯帕西娅学的,而他的哲学最核心的观念,关于爱欲的知识,是向一个女祭司狄奥提玛学的。这样的说法究竟可不可信?我觉得是高度存疑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苏格拉底典型的反讽风格的表现,他的老师是两个女人,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学成才,他和所有当时的文化人都不一样。这样看来,苏格拉底对于当时雅典主流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是一个旁观者,是置身事外的。


    这样看来,我们也无从去探讨他的公民身份,但是上述活动都是自愿的,就是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体制外的教育活动都是自愿的。他作为一个雅典公民,有一件事情他是逃不开的,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去躲避过,那就是兵役。雅典公民都要服兵役,因为雅典是“耕战合一”的体制,公民都是士兵。成年之后,苏格拉底参与了数次雅典与外邦的战斗,严格上这是苏格拉底参与雅典政治事业上唯一的方式。历史上记载了三次苏格拉底参与的战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彻底爆发前夕,雅典去镇压一个叫做波提狄亚的城邦,苏格拉底也跟随去作战。相传当时部队也是阿西比亚德去指导的,传说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撤退的过程当中遭遇到伏击,苏格拉底非常英勇的救了阿西比亚德。(阿西比亚德是谁?待会我们会着重去谈,他也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但他是一个贵族,而且他是上层的领袖,后来成为雅典非常重要的将军。)这是苏格拉底参与的第一场战役。第二场战役是好几年之后在德利乌这个地方的一场战役,关于这场战役没有非常详尽的记载,但是根据传说苏格拉底仍然表现得非常勇敢。柏拉图有一篇对话叫做《拉凯斯篇》,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当时这场战役指挥家是拉凯斯,柏拉图的《拉凯斯篇》就是描述苏格拉底和别人怎么去探讨勇敢的德性实质究竟是什么?所以,柏拉图的用意是用这样一篇对话来纪念苏格拉底在当时德利乌战役当中的勇敢的表现。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但很容易被遗忘的一个事实是,苏格拉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他是一个非常勇敢、非常负责任的军人。后来,苏格拉底又参加了一场战役,但是对此记载不多。进入到停战和平时期之后,苏格拉底又回到了日常的哲学和教育活动。但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停战时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停战时期接近尾声的时候,雅典通过西西里远征再次打破战局的平衡,扭转了战局。在西西里远征之前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会饮,柏拉图的《会饮篇》所记载的这样一件事情,当时一个雅典的悲剧作家阿佳通得了奖,他的很多朋友就聚在一起庆祝他得奖,大家参与了这样一场会饮,苏格拉底是其中之一。在会饮的场合,苏格拉底和很多参与的人一起探讨了“爱欲”的哲学话题。根据柏拉图的记载,阿西比亚德闯了进来,也发表了一通他自己对于爱欲的看法,所以《会饮篇》所记载的这样一场会饮,实际上是表现出苏格拉底和阿西比亚德之间的关系,也凝聚着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因为阿西比亚德就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当会饮结束之后,阿西比亚德即将带领雅典军队去西西里远征。结果,西西里远征失败了,从而导致了雅典帝国的衰落,甚至决定着整场战争的结局。战争结束之后,雅典民主制对苏格拉底进行了审判。其中的一项罪名就是苏格拉底败坏青年,青年指的就是阿西比亚德,所以这场会饮实际上是揭示出了苏格拉底在什么意义上,对当时的青年,尤其是对当时的贵族青年、处在领袖阶层的青年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而间接导致了雅典在战争当中的一些决策失误,甚至导致了雅典的政治命运走向。前面几场战役是苏格拉底亲自参加,展现了非常优秀的军人的品质,西西里远征则是通过他和阿斯比亚德之间的关系,间接的影响了西西里远征的结局。至此,苏格拉底才真正的进入到了雅典的政治生活,进入到雅典的政治命运。而这样一件事情也决定着苏格拉底自己的命运,因为雅典就是以这样一条罪名,最终判处他死刑。这是苏格拉底的军事生活,同样也是它的公民生活。


    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两件事情能够凸显出苏格拉底的这样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原则,那就是他曾经两次明确的违背城邦的命令,一次是针对民主制,一次是针对寡头制,苏格拉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立场,他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民主制还是寡头制,其实都有他的朋友也都有他的敌人,他曾经两次严重的违背这两种体制领袖的命令,我们来谈谈这两次事件。


    第一次是公元前406年,这是一次针对雅典将军的审判,当时发生了一场海战,雅典取得了胜利,但是损失惨重。雅典的十将军,其中有两个被困在了密提林,困在了另外一个城邦,有八个将军指挥海战。这八个将军面临一个问题——伤亡惨重,根据雅典的习俗,将军是有义务取回阵亡士兵的尸体,然后带回国进行安葬,这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知道埋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安提戈涅》这样一部悲剧,就是关于埋葬的,关于尸体的归属。但是,当时这八个将军遇到了风暴,没有能够成功地取回尸体,同时他们也急于前去米其林解救被困的两个将军,所以他们选择了铤而走险,放弃取回尸体。这样一件事情引发了雅典人的愤怒,大家可想而知,其中阵亡的很多年轻人有可能就是这些雅典公民的孩子,所以他们非常的愤怒。在这样一个情绪的刺激之下,他们煽动起一场审判,针对这八个将军的审判,其中有两个将军逃跑了,被他们抓回去的六个,来进行审判。雅典公民的目的就是要处死这六个将军。当时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样的审判结果,因为当时进行的审判是通过雅典的500人议事会,这也是一个民主制的司法机构,议事会是由抽签来决定谁参与的,从每一个区抽50个人,雅典一共10个区域,最后500人。苏格拉底是抽签抽到的。整个审判的过程也是充满了争议,因为这样一场审判不仅是不近人情,而且实质上是不正义的。因为将军们确实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已经做到了当时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到的最佳选择,但是雅典仍然在愤怒的激情的驱使之下,一定要报复这些将军,所以实质上苏格拉底认为是不正义的。同时,这样一场审判在程序上也是不正义的,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涉及死刑的案件必须单独审判,也就是针对每个被告要进行单独的审判,而当时的雅典是对这6个将军进行了集体审判,这是不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坚决反对,当时一开始还有很多人站在苏格拉底这一边反对这样一次审判,到后来公民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威胁利诱,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腕把反对派打压下去,直到最后只剩苏格拉底一个人,仍然坚持他的意见,坚决反对。后来,民主制垮台,雅典曾经一度短暂实行了寡头制。寡头被称为三十僭主,由30多人构成统治集团。寡头制中的这些人也进行了一次非常残酷的清洗,对于自己的政敌,甚至对于城邦当中那些富有的人,有权势的人,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掠夺这些公民的财产和资源,,整个雅典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很多情况下都是非常混乱的政治格局。当时这些僭主也要求苏格拉底做一件事情,因为此前苏格拉底已经同三十僭主的首领发生过多次冲突,都是一系列的不服从他们不正义的命令。三十僭主的首领克里蒂亚斯命令苏格拉底去萨达米斯岛抓一个前任的将军,苏格拉底拒绝了这个命令,三十僭主要报复苏格拉底。幸运的是,还没来得及,三十僭主就被推翻了,雅典又重新回到了民主制。上述两次事件,一次是针对民主制,一次是针对寡头制。他都表现了不服从。现代政治学家看来,公民不服从是基于公民的自然权利国家本身是为了巩固、保护公民的自然权利,国家伤害到公民的自然权利,公民可以不服从,这是基于霍布斯哲学。当时苏格拉底的不服从并不符合现代的理解。我们立刻就会发现,民主制复兴之后,又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报复。公元前399年,民主制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这两项罪名审判了苏格拉底,并且最后处死了苏格拉底。


    问题在于,对于这样一次显然是更加不公正的审判,苏格拉底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实际上苏格拉底是有机会逃脱死刑处决的。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并没有运用真正有效的辩护。当时的法庭审理并不像现在这样,讲求客观的证据,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情绪。比如说,被告可以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引发原告的同情,这也是当时一个常规的渠道,苏格拉底拒绝这样做。他拒绝表现出可怜或怎样,而且苏格拉底也没有撇清自己与寡头派的关系,没有去讨好民主派,而是进行了论证。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被柏拉图记载下来,加上柏拉图的创作,成为我们现在的《申辩篇》。《申辩篇》就是苏格拉底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一番论证,证明自己是无罪的。显然这样的一个方式对他的命运没有任何帮助,苏拉底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我相信他是刻意地选择了这样一条途径。他选择了一个最没有效力的自我辩护的方式,但是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凸显出他自己的原则。


    对于审判的结果,他也拒绝了一种妥协的方案。法庭判他死刑,在这时候,被告可以提出一个他认为合理的判罚,比如说流放,然后再进行判断。到底是死刑还是流放,有可能就是取其中的一个妥协方案,有可能就是流放。但苏格拉底拒绝了妥协的方案,他接受死刑的判决。最后在判决生效之后,在他被处死之前,他的朋友还找到他,给他提供了越狱的方案和资金。实际上相当于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他愿意,苏格拉底也拒绝了,他拒绝越狱。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是完全接受这样的一个结局,甚至有人说苏格拉底其实是一个变相的自杀。


   苏格拉底为什么选择死?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有很多很多的讨论了,苏格拉底究竟为什么这样选择?比如说,你可以站在比较现实的一个角度。有些人就说苏格拉底已经老了,如果他还年轻,如果他的哲学事业还没有完满,他也不会做这个选择,因为他已经70多岁了,已经老了,所以他这样去选择。解释或许也是成立的,但我觉得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苏格拉底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申辩,然后拒绝越狱这一系列选择背后的一个原则,尤其是这样的一个选择和他之前两次不服从之间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反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第九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

by:马桂峰

财富第九波

争议的话题在于真正的了解,了解才会知道,知道才能得到,不怕了解,就怕不知道

by:维卡渔

声音主播

161552

简介:见地坚信,艺术、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融通,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个体构筑健全生命的基石。见地致力于构建创造者的终生学习共同体,探索与发掘启迪智识、滋养社会、面向未来的文化与精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