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雷博—从瘟疫视角理解中国哲学(上)

2020-03-12 16:21:0722:43 4031
所属专辑:疫情智者谈|见地
声音简介

“一气流行”与“本末兼治”


—从瘟疫治理的视角探讨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  雷博




首先我们先聊一下当前的疫情防治和中国历史上的瘟疫治理。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让我们再一次想起了瘟疫带给人类的可怕回忆。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可能都听了一些关于瘟疫与文明、瘟疫与人这类主题的在线讲座,或者是读了相关的书。我们越发能深刻地感受到,瘟疫、病毒跟我们整个人类进化、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之间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惨痛的记忆。毛泽东的诗“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讲的是血吸虫病,但用来形容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病毒肆虐的场景也是非常合适的。西方文明也经历过几次非常重大的瘟疫,有一些很重要的艺术作品反映相关的场景。比如罗马时期的查士丁尼瘟疫,中世纪的黑死病。瘟疫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对文明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很多次非常重大的瘟疫,比如东汉后期的瘟疫,就导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全国人口从6000万锐减到1600多万,严峻的疫情促使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古代对抗伤寒瘟疫的经典著作。另外一次特别严重的瘟疫是在明末,这个时期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一方面小冰河期的到来,加剧了自然灾害,全国各地的粮食普遍欠收,而明王朝的腐败也深入骨髓、积重难返,所以天灾人祸交相作用导致瘟疫爆发,数百万人死亡,民间暴动蜂起,最终导致大明王朝的覆亡。也正是在这场瘟疫当中,著名医学家吴有性创作了《温疫论》这部著作,有一个电影《大明劫》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里面的考证,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所以对瘟疫的防控治理很早就被纳入到国家治理系统当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吴有性的《温疫方论》,还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些是民间创作,有的是官府创作的医书,都是在瘟疫这个背景下,试图把中医这样一种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给予标准化、规范化,将这些对瘟疫有比较明显疗效的方子加以普及、推广,有助于基层和民间的治疗。


除了医学领域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其实在社会治理的领域,我们看到史书当中,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的记载,这是官方所推行的瘟疫隔离制度。到了唐宋时期,建立起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疾疫防控体系,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出台应对措施,把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这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历史经验。


所以,在我们今天的瘟疫治理当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历史经验的现代版本。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疫情,整个社会都被充分地动员起来:从一线的医护人员,到物流行业工作的快递小哥们;从每天对着摄像机进行远程教学的老师们,到不辞劳苦走遍千家万户的社区工作者们。我们在应对这场疫情的时候,充分体现出的是把瘟疫当成一个重大的敌人,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联结在一起的系统工程去因应它、对抗它。


由此也带给我们一些可以去思考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瘟疫治理观?这里面包含着几个层面:首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瘟疫治理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虽然有过很多很惨痛的疫情,但是从东汉以后,没有遭遇到类似于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这种死亡人口比例那么高的疫情,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相对的成功?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瘟疫治理体系背后蕴含着一个什么样的哲学思维模式?第三,为什么到了西学东渐之后,西方医学、西方传染病学迅速地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现代还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讨论今天的第一个点,“一气流行——中国传统气思维的意义和弊病。”


我们知道“气”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世界和生活世界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在《春秋左传》当中就有“天有六气,淫生六疾”的表述,“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一旦过分的话就会造成灾害,比如说阴淫就是寒疾,阳淫就是热疾。所以六气和六疾的观念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当中“五运六气”这个核心理念的来源。


 “气”在中国哲学界和中医学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中医的核心经典《黄帝内经》当中有各种各样关于气的表述,体现出气是一个联通天人的机制,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所以一旦有犯于此,就是邪气伤人,这是寿命的根本。


这种对于气的感知和表达体现在中国哲学几乎所有的经典文本当中,比较著名的,如《庄子·知北游》里面讲:“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通天下一气耳”。《孟子》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叫做“浩然之气”,孟子说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我们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能够感受到一种至大至刚的气,这种气,它是“集义所生者”,心中的正气,和义理、价值、道义结合在一起,从我们的心里面生出来。人一旦心中有浩然之气,生活或者行走在世上就会非常的坦荡,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旦失去这种浩然之气,人就会变得逼仄甚至猥琐。


接下来我们更具体一点分析,什么是气呢?气首先第一个含义就是气息。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感受自己的呼吸跟身体之间的联系。呼吸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作用方式,通过意志与呼吸的结合,在闭上眼睛冥想的时候,感知自己的呼吸、调节自己的呼吸,可以产生一种与外部世界非常复杂的交感,同时又能够逐渐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内部潜藏的一些机能。比如说通过调节呼吸,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气息在自己身体内部的运行,这种运行甚至可以以一种流动全身的方式,给我们展示出人体内部所存在的经络联系。


中医学当中的“经络”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有人说经络是一个没有经过实证的体系,这个表述其实是有问题的,经络是非常实证的概念。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落枕或者是鼠标手这样的经历。一落枕,你会感觉到从头开始到脖子难受,然后一直到背到腰,甚至到腿上都感觉别扭。这时你去找一个高水平的中医大夫来给你治疗,在肩上、背上、腿上、脚踝上推拿,扎几针,就感觉到身上有一条线,从脚到头连在一起,一扎针,整条线都一起酸胀,过一会脖子上的这个僵硬感和痛感就消失了。


这是大家普遍都可以感知到的一个过程和状态,所以经络并不是一个没有实证的体系,准确地说是在解剖当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具体的形态能够跟经络对应起来。这个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瘟疫封城之后,整个城市运行陷入停顿,这个时候就有点像一个城市的一种准死亡状态。如果你这时来解剖看这个城市,你看到什么?看到的是道路、房屋这些静态的东西,可是道路和房屋并不是这个城市真正的动态实质对不对?一个城市当中它的物流体系、信息交换体系、金融体系,这些东西是你从解剖的角度,在一个死的城市当中,完全没有办法看到的。但这并不意味它们不存在、不起作用。


所以,我们通过气息通畅与闭塞这种内在的观察,能够感知到人体内部非常丰富的信息,有时可能比起解剖对人体的观察要更加生动准确。同样,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感知到人跟外部世界的一种连接。这种观念不仅仅中国哲学当中有,我们看到在人类不同文明的思想体系当中,都有类似如冥想、瑜伽这种观念或者修证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揭示出气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结作用,可以把我们人的内在自我跟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宇宙关联起来。


气的第二个层次,古人称之为元气。在中国古代的思维世界当中,元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源性存在。《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讲的“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这里的“气”表达的就是对存在的客观性、本源性和无规定性的一个描述,这种本源存在是万事万物及其所有性状的根基。


气的第三个层面,古人把它称之为“氤氲”,什么叫做氤氲呢?它指的是云气缥缈、升腾、联结、律动这样一种弥漫而自由的状态。《易传》里面有个讲法,叫做“天地絪緼,万物化醇。”北宋哲学家张载对于宇宙大道的运行有一段精彩表述,他说:“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整个这个宇宙它就是这样一种万事万物彼此纠缠、络合、相磨、相荡而又运化不已、生生不息的整体情态。所以张载说“不如野马、絪緼,不足以谓之太和。”整个这个宇宙它就像野马一样,在生生不息、永恒的奔腾,同时又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络合关联。


气这个概念,它最原始的含义指的就是云气,甲骨文这个“气”字很形象,代表这样一种云气缭绕、飘渺升腾、自由自在,浮动在天地之间的状态。人对于云气这种神秘感和美感的体认,构成了对于气这个概念的一个非常感性同时又很深刻的理解。我们知道“云”本身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结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烟、雾、云,这是在中观的尺度上。在宏观尺度上的星云,在微观尺度上的电子云,它们都体现出这样一种永恒的运化、关联、变幻无穷的形态。这种形态存在于我们整个宇宙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不同尺度中,构成了我们人跟天地万物、跟宇宙之间一种非常直观的联系。


有学者对“气”这个概念做过这样的总结,它本身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层次:生理上的呼吸、气息;心理上的情绪、体验,比如生气、喜气洋洋、怒气冲冲;物理上的物质、运动;伦理上面的清浊、善恶,比如人有正气或者邪气;最终是哲理层面的存在、变化。它所形容的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并时刻作用于天地、宇宙、世间万物,乃至人的身体和精神当中一种变化莫测而又生生不息的“涌动”与“关联”。


所以,我在这里要再次提醒大家注意:“气”它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或状态。我们不要用现代物理学里面所说的某种特定的“气体”,或者是气态、固态、液态这种物质的存在状态来类比。“气”这个概念要比物质、状态复杂得多。相比而言,涌动、关联这些动态的关系性内涵,才是“气”这个哲学概念当中所包含的真正核心要素。


正因为气它是人向内、向外体验到的这样一种涌动和关联,所以人生在天地之间,会很自然地产生这样一种感受,就是万物与我以“气机交感”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人把它称之为“一气流行”、“万物同体”。《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的感受则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并不是在夸大自我的地位,把“我”的主观意识过度放大,而是一种很深刻的体悟,他体悟到了人虽然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是在这样的宇宙当中,又是跟万事万物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因为气的特征很难用具体的形态来表达,所以中国古人他们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直观到的某种特殊的“象”来表达气,比如“阴阳”之间的这种联络交感,用太极图阴阳鱼的形式来形容宇宙当中的主动和被动、动和静之间的关系。由阴阳衍生出了八卦,乾、坤、震、艮、坎、离、兑、巽,形容的是我们生活世界当中八种最基本的“象”,同样的也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请注意“五行”不是五种元素,而是五种不同的“象”,或者说是五种联系的机制、运化的模式。


我这样讲“象”的概念,可能有点抽象,从艺术直观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可能会更清楚一点。这张PPT当中是两幅非常著名的美术作品,一幅是安格尔的《瓦平松的浴女》,这幅画笔触细腻到了虽然是油画,但是能够拟真到和照相摄影一样的精细度;另外一幅画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两幅画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理念。我们说印象派的作品它看上去是在描绘着一些很模糊的水汽蒸腾,他的笔触也远远没有安格尔那么细腻,但是《日出·印象》这幅画却给人一种非常奇特的审美感受,就是这样一种模糊的、氤氲的,看上去在表达某种人的印象或者体验的这样一种创作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却更准确地呈现出了这个世界向我们打开的方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瘟疫年纪事》伦敦瘟疫纪事小说

背景:伦敦大瘟疫是一场1665年至1666年间发生在英国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超过8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

by:生椰钙

瘟疫与人

一本足以扭转你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的名著首次把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并把传染病列入历史重心威廉·麦克尼尔据以成为世界级史学家的经典著作内容简介公元前430年—前429...

by:老一夫

瘟疫的历史

了解瘟疫的历史,用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来抗击疫病!

by:孩子们的博物馆

声音主播

161552

简介:见地坚信,艺术、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融通,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个体构筑健全生命的基石。见地致力于构建创造者的终生学习共同体,探索与发掘启迪智识、滋养社会、面向未来的文化与精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