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22-09-20 16:23:3809:08 91
所属专辑:传播学概论
声音简介
第五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香农的狭义信息论第一个给予信息以科学定义:信息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不确定性或
者熵的测量。
信息就是指受传者收到讯息(消息)前未知的内容,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是既非
物质又非能量的第三种形态。
二、信息的特征
1.事实性:信息总是与事实相关,且先有事实,后有信息。可以说,信息依附于事
实,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2.传递性:信息是运动的,只有处在交流中的信息才有意义。
3.时效性:信息的功效是有一定期限的。一旦过期,功效就会递减,甚至丧失。
三、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概念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来的。
美国的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及特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从社
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分析信息社会到来的必然性。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指出后工业社会(后建议用“信息社会”代替
该概念)五大特征: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
2.职业与上层建筑方面:出现一个新的专业化或技术职业性阶层并且在社会中确立
主导地位。
3.社会发展方向方面:重视对技术的控制与鉴定。
4.决策方面:创造新型的“智能技术”。
5.整个社会的中轴原则是理论知识占中心地位,它是一切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的源
泉。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将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
1.农业阶段,一万年前开始。
2.工业阶段,从 17 世纪末开始。
3.信息化(或服务业)阶段,从20 世纪 50年代后期直到今天。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
含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
本要素。
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随研究深入,形成“符号学”。——理论渊源:
1.皮尔士给符号下了确切定义,并分类,使符号学获得独立的学术地位。
2.索绪尔对庞大的语言现象作符号化的整合,被推崇为现代符号学之父。
3.卡西尔认为人类是符号动物,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
类文化的方面。
4.现代逻辑学。符号的特征:
1.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索绪尔把符号的形式称为“能指”,把符号的意义称
为“所指”。形式是可以为人所感知的,如文字、图表;意义是人赋予的。
eg:能指:意符-五星红旗(国歌)所指:意指-中国
2.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与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关系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但被广泛认可后不得随意更改了。二者对应关系是具有对应
性的,但不是一层不变的。
eg:“同志”、“小姐”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
语言(包括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是由声音形式与意义内容构成。
特点:具有任意性(音义符号结合任意网络新语言)、线条性(声音形式依次出现)
理解:1)语言符号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是可说和可听的。
2)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为不同的层级。
3)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故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
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4)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即生成性和开放性。
2.非语言符号
分类: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音调、高低、速度、字体等
2)体态语言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身体器官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的
符号。也叫体态语。(共通的语义空间)
3)物化、活动化、仪式化符号(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物化符号是特定文化的结晶和
标志,往往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容。(基督教十字架、苏州园林)
二、意义
含义: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及赋予含义并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米德认为,意义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只有当人们分享传播中象征符号的共同解释时,
意义才会存在。即,意义是人类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
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
流。
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
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理论:
1.语义三角论
奥格登和理查兹《意义的意义》用一个直观三角形,说明了传统语义学上的概念、符号
和所指三者的关系。该理论是指符号、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
用的关系之中。它强调语言符号是对事物的指代,指称过程就是符号、意义和事物发生
关系的过程。史蒂文·小约翰认为三位一体说是符号论的核心。
符号分为符号(能指)意义、所指意义和受者意义。
2.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
程。
米德是该理论的创始人,理论是建立在有关自我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之上,中心问题
是象征符号与互动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象征符号。象征符号是强制性标签或对现象的表
征,它在一定的群体内具有共同意义,具有排它性。
根据象征互动理论,人们互动的目标是创造共享的意义(AB 区域):
1)语言符号共通
2)经验背景接近
三个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1)人的“自我”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形成的,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
的结合过程。
2)主我是冲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自我,而客我是具有社会意识的。
3)米德把自我定义为通过他人的角度反思我们自己的能力,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
适应复杂的社会,但个人也会影响到社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第五章政治学原理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系列录音之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by:巨石强森郭

呐喊-啊Q正传第五章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未庄本...

by:蒲公英_bli

绿山墙的安妮第五章2

“哎……怎么说呢?”安妮说话吞吞吐吐的,敏感的小脸突然变成了红色,额头上的汗也流下来了,满脸窘迫为难的样子。“唉,这么说吧。她们的心意都是好的,我知道她们也想尽...

by:蒲公英_bli

绿山墙的安妮第五章1

我妈妈也是那所学校的老师,结婚后就不再教书了,靠父亲一个人工作维持生活,托马斯太太说他们就像一对长不大的孩子,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住在一间又窄又小的房子里。我从...

by:蒲公英_bli

第五人格:第五秒秘案

内容重点:小说的大概发生在背景为19世纪欧洲的迷雾都市(雾都)中一位名叫克洛伊.奈儿的女侦探是那里活着的传奇而一切都源于她超强的侦查能力在破案期间她遇到了...

by:茉莉主管

第五章/第一节避人救世

孔子一心渴望复兴周王朝礼乐文化,,他在意诸侯对他的政治理想的态度,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他可以不在意诸侯对他个人的礼遇。

by:妙巴

第五章:如何构建领导力

伟大的人都是不断的把自己的思想复制给别人。——陈昌文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