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面试试讲《折线统计图》

2022-12-23 11:03:2006:22 83
声音简介
《折线统计图》逐字稿
谢谢各位考官,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折线统计图》,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张小楠6~12岁身高情况统计表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信息,你有什么发现?你说有张小楠6-12岁每一年年龄对应的身高数据。观察的真仔细!为了更加清楚地表示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张小楠把表中的数据制成了折线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看你们摇了摇头,那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吧!
新授:接下来那我们4人一小组,借助折线统计图,看图完成学习单上的三个问题,时间5分钟,计时开始!老师巡视的过程中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时间到,老师看大家讨论得都特别激烈,谁能来说一说?
针对第一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一组代表来吧,他说可以根据折线的走势作出判断,图中折线是由左下往右上方逐渐上升,所以它就表示身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嗯,表述得非常清晰。那张小楠从6岁到12岁,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二组代表你来说,你在图中找到6岁和12岁的点所代表的身高数据,作差计算,144–116=28cm。嗯,非常准确。看来折线上升对应身高增加,折线上的点表示数据的多少。
看第二个问题: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五组代表,他说10-11岁身高增长最快,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能给大家讲讲么?他说找相邻的两个年龄数据,通过作差可以进行比较,数形结合的能力可真强,如果不计算还有其他方法吗?扎马尾的女孩你来说,她说可以看折线中某一段的倾斜程度。某段折线倾斜程度越大,说明相应两个年龄之间的身高增长越快;某段折线倾斜程度越小,说明相应两个年龄之间的身高增长越慢。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棒,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给你点个赞。
最后一个问题:估计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6组代表举手最快,请你作答。他说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一定超过144厘米,至于超出的厘米数,估计3~5厘米左右。同学们你们同意吗?看来折线的变化趋势还可以进行数据预测。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那老师有问题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更能清楚地看到身高的变化情况?
最后边的同学你来说。他说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非常棒,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不愧是咱们班的小小数学家啊。
巩固:同学们,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它的运用?你说,你也来说。嗯,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小结:轻松愉快的课堂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获呢?(停顿2秒)这位同学手举得最高,你来说。(停顿1秒)她说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同桌呢,他还还学会用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做出预测和判断;后面的女生?她说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嗯,看来大家今天都收获满满啊。
作业: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活动,课后巩固也很重要,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

最近有相关教师面试的考试,还有非常多不足之处,来练习一下,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另:普通话不标准,平翘舌不清晰,请谅解!

by:每一天都暖暖的

初中数学面试试讲

周一到周五每日更新一篇试讲内容!每天只要10分钟时间,大家一起成就教师梦!

by:枫林听雨声_

教资小学数学面试试讲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

by:小教非晚

小学数学教资面试试讲

职业认知(5分);心理素质(5分);仪表仪态(5分);言语表达(15分);思维品质(15分);教学设计(10分);教学实施(35分,重要);教学评价(10分)

by:墨海潮

2018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数学

试讲:4月16日-5月18日,每周三、周五更新添加华图教师资格面试QQ群:6858444423;考试资讯·免费讲座·答疑解惑,免费早读课,学习交流不孤单,q...

by:华图教师网

教资:面试试讲真题(小学数学)

·何为试讲?它有很多个名称,如无学生上课、模拟课堂、微格课等等。其实,就是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进行授课,但是又要教师体现出教学当中有学生的存在。·试讲内容来源...

by:壹九月光

声音主播

1454291412

简介:小学教育本科大自考我已毕业。学习还在继续! 接下来备考2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备考本科福师大学位英语(+另外两门专业学科)。 感恩大家的陪伴,如果您也是自考生或者爱学习的人,咱们可以交个朋友,一起分享学习心得。 终身学习,不是口号! 自考之路一起加油!要坚信努力总有收获,听、说、读、写、练、录、抄……尝试各种方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最终逢考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