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弘一大师(李叔同)传| 随缘随喜

2024-06-05 22:03:2710:29 590
声音简介

随缘随喜

春花零星地开了,风也暖了起来。心中澄澈,眼中的世界也明朗洁净。

二月初五,是母亲的祭日。李叔同换上布鞋,穿着前不久请人做的海青,去虎跑寺诵了三天《地藏经》,早晚做两趟功课,为母亲回向。经文中的深意,在冥想中渐渐浮出水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说到底不过是“放下”二字,对于此,他已经领悟,只是真正做到还须修行。

入世太深,欲望太重,他已决定全身而退,眷恋只会辜负这尚好的光阴,以及那颗向往平静的心。

他已经等不到刘质平毕业,“不佞自知世寿不永,又无从始以来,罪业至深,故不得不赶紧发心修行”。他将写下的书信,折叠起来,寄给刘质平,随后便向学校递交了辞呈。心意已决,不愿再耽搁。纵然心已趋往光明之地,俗事终究要安排妥帖,以免生了枝节。历年所有美术作品,送给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所刻所藏印章,送给西泠印社,后由该社封存于石壁之中,名为“印藏”;笔砚碑帖,送给金石书画家周承德;所作所藏字幅、折扇、金表,送给夏丏尊,且将朱慧百、李苹香二妓所赠的诗画扇页,及赠歌郎金娃娃的诗词横幅,装成卷轴,自题《前尘影事》,一并交与夏丏尊妥存。

支出先前预留的三个月薪水,分为三份:一份连同剪下的一缕黄须,用纸包好,寄给昔日好友杨白民先生,让他在自己入山之后转交给雪子;一份连同呈文交给浙江省政府转北京内务部,以作开脱俗籍的印花费及手续费;一份留作入山寺受戒时的斋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最难的是告别。

“我明天入山,相聚今夕,实在难得。希望你们各自珍惜。”李叔同心中一片澄明,与丰子恺、叶天瑞、李增庸几位学生话别。

老师何所为而出家乎?”学生不解,亦不舍。

“无所为。”他沉默良久。

“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学生不甘。

“人世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他已决然前行。

是夜,寂静无声,点燃的菜油灯欲明将熄,李叔同铺纸研墨,吐纳精气,提笔为姜丹之母书写下长达五百四十九字的墓志铭,落款“大慈演音书”。写毕,他决绝地将毫笔折断,一阵风吹来,油灯熄灭。人将去,楼将空,什么也不会剩下。折断的毫笔,半支残烛,以及那篇端放案几的《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是他曾经停留此处的印迹。

夏丏尊执意要送他,李叔同只是摇头,终须分别,送与不送又有什么差别。

丰子恺等几个学生以及闻玉,陪他走出学校,路过涌金门,经过净慈寺,一路向虎跑寺行去。小径清幽,不时有鸟鸣盈耳,心中再无牵挂。转过几个弯,虎跑寺便出现在眼前。李叔同站定,从闻玉手中接过行李,换上僧衣、草鞋,独自向前走去。闻玉等人看着他翩然归去的背影,沉默不语。一片叶子落到他肩头,他顾不得拂去。

转眼就要立秋了。天上的云,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特定的居所,风起时,它们就换了姿态,也换了位置。黄昏时,李叔同走出禅房,仰望空中飘浮的云层,欲要找出生命的真相,纵然他知晓万物的真相皆在心里。

夏丏尊要回老家照料生病的父亲,特来虎跑寺与他告别。他穿着那袭深灰色的海青,头发许久不剪,已稍长,胡子也没有刮,只有双眼中散发着光彩。夏丏尊看着他脸上满是不动声色的神情,心中异常难受。

“先做一年居士,转年再行剃度。”这并非安慰老友,而是内心真切想法。有些事急不得,时机到了,自然就能成行。

“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夏丏尊嘴上这样说着,心中却希望李叔同回头。

缆绳已解开,船已起程,彼岸呼唤之声时时传来,又怎能回头?

李叔同听完老友之语,只是笑笑,并不争辩。送走夏丏尊后,暮色四合。远山升腾起朵朵云雾,缭绕弥漫,他站在原地久久地看着,心中有一个念头如胶片显影般越来越清晰。

旧历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生日。僧人整齐地排列在寺庙正殿两侧,庄严肃穆。香火升腾,钟声响起,了悟和尚与阿阇梨步入殿内,登坐佛像前的座位。

引请师引李叔同入殿,在佛像前及了悟和尚、阿阇梨座前作礼。

时机已到,他已做好准备,遗忘情事,斩断尘缘,潜心修行,接受劫难,寻求超脱。

为免节外生枝,他并未将出家之事告知亲友。是以辞亲仪规,便从略了。发丝,纷纷扬扬落下。他闭上双目,心中杂念渐渐去除。

“我李叔同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李叔同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袈裟披身,眼前之人已成弘一法师。

报纸将消息传播至各地。文熙将报纸递给俞氏,劝她带着孩子去寻他,让他迷途知返。俞氏知晓,李叔同决意做的事,谁也拦不住。文熙的劝告,权当是耳旁风,她的心在他提着行李迈出李家大门时,就已经死了。

杨白民将一个铜盒与一个信封,交到雪子手中。雪子含泪打开,铜盒中是一缕黄须,而信封中没有只言片语,唯有微薄的生活费。她不相信十二年的情缘,抵不过一个信仰。于是,她苦苦央请杨白民带她去杭州。红尘中还有她,他怎么舍得放下。

天阴沉沉的,将要落雨。西湖畔,两船缓慢相向而行。

“叔同……”雪子未语泪先流。

“叔同已死,请叫我弘一法师。”他看着湖心升起的薄雾,淡然而答。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一字一句,满含苦腔。她心有不甘。

“爱,就是慈悲。”他始终没有与她对视。雾气越来越浓,微雨落在他的脸颊。他调转船头,缓缓划去。她站在原地,静静看他消失在雾中。

她成了他尘缘中爱的绝笔。雨越下越大,像是要将一切冲刷干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求生西方

欢迎收听新专辑《李叔同的人生智慧》,感恩。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弘一大师作品精选 |弘一大师传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

by:求生西方

弘一大师传

长篇传记文学《弘一大师传》,作者:陈慧剑播讲:觉新监制:法量大和尚六榕寺为全球听众荣誉出品有声书《弘一大师传》。弘一大师一生63载,半生艺术半生佛,在俗...

by:榕荫之声

李叔同说佛 弘一大师著

李叔同(弘一大师)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

by:鹏哥有声

李叔同(弘一大师)全集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

by:求生西方

弘一大师讲演录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

by:一些好声音

弘一大师李叔同一生的故事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在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人们怀念和思考的人物,从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富家公子,再到光彩照人的艺术大师,最后步入清冷孤寂的佛门落发为僧。真可谓跌宕起...

by:神话居士讲故事

跟着弘一大师修心

佛法即活法,淡定即幸福。车流人海,谁又知道谁的心事;满脸漠然的表情中,谁又理解谁的境遇。我们大喜过望、我们纠结恐惧、我们孤独寂寞……这一切都需要温暖祥和的包容,...

by:孤舟蓑笠独钓寒雪

《学佛常识》弘一大师传李叔同著

人生的意义是经历实现梦想的过程,经历通向幸福的过程。所以,有梦想、有创造、有挑战、有目标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一切被烦恼所扰,被诱惑所蒙蔽的选择都是离自己越来...

by:语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