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解析夫心之所达

2024-04-08 08:06:4806:43 26
所属专辑:书谱解析
声音简介

夫心之所达1,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2,尚难形于纸墨。粗可仿佛其状3,纲纪其辞4,冀酌希夷5,取会佳境6,阙而未逮,请俟将来7。
【注释】
1.达:通事理。
2.通:陈述。《汉书》“先生通正言”。
3.仿佛:隐约相似。
4.纲纪:治丝者张之为纲,理之为纪。
5.冀:欲也。酌:取善而行。希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
6.取:择而得之。佳境:谓佳盛之处,泛指境遇而言。这里指“五合交臻”、得心应手的美好境界。
7.俟:待。
【译文】
人心通于事理,却不容易用语言来详尽地表达;语言陈述事实,却又难以形诸于笔端。只可粗略地模拟其状态,概括地措以言辞。至于想体会书法艺术精深博大的内涵,还需感悟精微,达到情景交融、得心应手的美好的境界,尚有不完善或者暂时不能准确涉及的地方,则有待于将来再作深入细致的探讨了。
【解读】
“希夷”之论可谓精微至极,道以默运为生成,以无心为造化,若上善之水,尤天籁之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老子告诉世人只有把握真理,不趋附流俗,才可以拥有今天,体悟道的真谛。“万物蕃息,因时而变。”在老子这里,道“非常道”,它无色、无声、无形,外以治世,内以治身,至广至微。“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以道的本质阐释书法的核心,言无尽而意无穷。书道亦尤天道,“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移风易俗、会古通今,尤众妙之门。
自古杰构,同出一理,书法与文章的构思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这样说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也。”所谓文人墨趣、诗情画意,均可迹显于书者;古圣先贤“神姿高彻”,亦可形之于迹也。书道通于治道,关乎人情,更是与文相契。“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书法可以大开智慧之门,发“言不尽意”之妙。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来看,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正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个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崭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世人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
【书论】
“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唐太宗曰:‘缓则滞而无筋,急则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漫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及其悟也,思与神合,同乎自然。’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终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孙过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

写在前面的话:非专业朗读,也没有专业设备,就是手机录制。只是自己喜欢这本书,想上班路听听,顺便录了音,分享出来,如果正好你也喜欢、受益,我也很荣幸:)如果觉得声...

by:橙子的天空Irene

书谱

听友好,本专辑旨在阅读《书谱》体悟《书谱》,使更多听友能够了解喜爱它。本专辑每周更新两次,希望您能喜欢。

by:春霖儿

书谱

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专业养料

by:小6儿说

续书谱

这是南宋姜夔所著的一部书法理论典籍,也是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应该认真学习的一部著作。读懂它,相信会对你的书法学习大有裨益

by:春霖儿

孙过庭书谱

学会怎样自学书法,欣赏书法。

by:喝茶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