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佛性与般若》下第一分第二章从无住本立一切法2.4

2024-04-29 16:18:5217:27 48
所属专辑:爱智慧 爱学问
声音简介
牟宗三先生《佛性与般若》(下)
第一分 圆教义理之系统的陈述
第二章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第二节 《金光明经玄义》论“无住本”
4.以上释三识兼及简三识,以示圆教之殊特。圆教之精神必在“三道即三德”下始能彻底透出。故须进而看智者释“三道”也。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释三道云:
云何三道?过去无明,现在爱、取,三支是烦恼。过去行,现在有,二支是业道。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生、老死,七支是苦道。此三更互相通,从烦恼通业,从业通苦,从苦复通烦恼,故名三道。苦道者,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大经》云:“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名为佛性。”“中间”即是苦道。“名为佛性”者,名生死身为法身,如指冰为水尔。烦恼道者,谓无明、爱、取。名此为般若者,如指薪为火尔。业道者,谓行、有,乃至五无间。皆解脱相者,如指缚为脱尔。当知三道,体之即真,常乐我净,与三德无二无别。既以金光明譬三德,还以金光明譬三道也。知礼《拾遗记》卷第二解释此段文云:十、三道,三:初、束十二支为三道,二:(初)、正束。
此十二支教门不定。有通三世,有通二世,有在一世,有唯一念。时虽延促,皆论十二。今就三世束为三道,教门多故,其相显故。
(二)释名。上束十二是释“三”名,今明“道”义是释“通”名。通名“道”者,谓业、惑、苦互相通故,故今世世相续无穷。然今文意,即以事通,彰理不壅。二、约圆释,即事而理。经旨痴爱中间五果为佛性者,盖于报法易显正因,故以此五果虽有触受,未生爱取,就此色心显正因体,易成妙观。如《摩诃止观》初观阴境,其意亦然。凡明观法,初多能易。易处观成,无难不晓。大师得意,故例惑、业,皆是佛性,即是缘了二因性也。举三喻者,世间物象比于妙理,皆是分譬。须将法定,方显偏圆。如《如来藏经》九喻,《止观》喻别,余文喻圆。今冰水等亦兼圆别。何者?若谓结佛界水为九界冰,融九界冰归佛界水,此犹属别。若知十界互具如水,情执十界局限如冰,融情执冰,成互具水,斯为圆理。薪火,缚脱,其例可知。故知十二缘轮回之法,谓实,则三障确尔;情虚,则三德圆融。于十二缘不损毫微,全为妙境。即惑业苦通彻法界边底,是名三道。欲显此三圆融义故,名从胜立,故云法身、般若、解脱。但转其名,不改法体。其实祗是当体通彻耳。三、约体达,例德对喻。问:前明三识,第九一性对八七二修,以明离合,故类三德。今明道,三俱逆修,如何说于修二性一?此义不成,则与诸三有二有别,岂是三字所譬之法?答:即事而理,事理无差。且如事中惑起于业,业感于苦,苦还起惑。此三修恶即是性恶,乃名性三;亦即因法,转名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亦即果法,转名三身、三涅槃;亦即果用,转名三宝;亦即秘藏,转名三德。故知节节但转其名,不改其法。故《不二门》云:“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从性成,成三法尔。”其义既尔,安云三道不具离合?以金光明譬于三道,其意略尔。
案:以上智者原文与知礼解文明“三道即三德”甚为显豁而透辟,此是明圆教之典型文字。就苦道言,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身即法身,“如指冰为水尔”。就烦恼道言,无明、爱、取即般若,“如指薪为火尔”。就业道言,行、有乃至五无间即解脱,“如指缚为脱尔”。凡此皆诡辞也,非分解的陈述语;亦明“不断断”尔,是故三道即三德也。知礼解文“约圆释,即事而理”中语尤精辟,不背智者意,只使之更显豁而详尽耳。“若谓结佛界水为九界冰,融九界冰归佛界水,此犹属别。”此即佛界水随染净缘结成九界冰(随缘作九),破九界冰显佛界水(缘理断九),故只为别教也。
“若知十界互具如水,情执十界局限如冰,融情执冰,成互具水,斯为圆理。”此即一念即具十法界,一一界又互具十法界,互具融通为佛界水(即九界而成佛);情执十界,局现不通,不但九界为冰,即佛界亦冰也,佛而非佛矣。由三道说至十界者,三道由十二因缘束成,一一界皆有三道性相也。即佛界亦有三道性相,惟解心无染,只有惑业苦之相,而无惑业苦之实。何者?自行化他俱在“不断断”中行,除病不除法,入地狱化众生,焉得不现惑业苦相?而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一一界又互具十法界,是则三道皆本具,非神通作意起现,此即所谓无作四谛之“性德恶”也。“例德对喻”中说及性修,此性修义详见下章。
5.以上由三识三道之圆释明十种三法皆是在“法性无住,法性即无明;无明无住,无明即法性”之同体依即下完成。然智者于此十种三法既有逆顺两番生起,故由三德逆推至三道,亦可说为“从法性无住本立一切法”,知礼解为“立一切教法”也。从三道至三德,此为顺修,此是“从无明无住本立一切法”,知礼解为“立一切行法”也。前者以“无明即法性”为纲领,后者以“法性即无明”为纲领。“无明即法性”,则法性之显不待离无明而显,此即知礼所谓“理显由事”。“法性即无明”,则由无明顺修,亦不待断九界冰始归佛界水,此即知礼所谓“即妄归真”。故知礼《拾遗记》卷第二解此逆顺两番生起云:初、约施教逆推,理显由事。一、约立行顺修,即妄归真。此二生起,初、从法性无住本立一切教法;二、从无明无住本立一切行法。问:法性无住立于教法,依何文说?
答:此文当体章(案即智者原文“当体得名”章,此是对于金光明作当体释非譬榆释)明诸圣人依真立名,乃引《净名》“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既引此证依真立名,岂非法性无住立一切教耶?然若具论,“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不出四重。如《妙乐》云:“理则性德缘了,事则修德三因,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如是四重并由迷中实相而立。”(《法华文句记》卷第七下)今之初番是彼第四“果中胜用”,今之后番是彼第二“修德三因”。问:初番生起,始从秘藏,终至三道,合当“迷故三道流转”,何以却对“果中胜用”立教法耶?答:今云秘密藏显由三宝等,岂可迷理而由三宝及诸三法等耶?故知须作依理起教释之方允。况今逆顺二种生起与《法华文句》释开示悟入,约位、智、门、观、四义生起,逆顺相同。故彼《文句》云:“见理由位,位立由智,智发由门,门通由观。观故则门通,门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见理。”《记》释云:“此逆顺生起者,初明所由于能,次明能显于所。”今文初番岂非“所由于能”,次番岂非“能显于所”耶?得此意已,方可消文。初文者,三德之理是佛极证,绝乎名相,曰秘密藏。此藏得显,功由觉智与不觉理合,是故如来示现三宝。而其三宝立由断德,故说三涅槃。涅槃得成复由智德,故说三身。身由乘至,故说三大乘。乘由行通,故说三菩提。菩提由智照,故说三般若。般若由性发,故说三佛性。性种元由解了名义,故说三识。识解本由三障即理,故说三道。都由三德秘密法性无坚住性,是故大圣以此法性无住为本,立九名相及一切教法。此番生起为后解释十法(十种三法)立也。释次文者,上辨大觉证三德藏,以无住故,立诸教法,极至三道。今辨众生处于三道,由无住故,成诸行法,极趣三德。三道复以无明为始,无明明故,业苦皆转。转迷成解,了别圣言,故成三识。解为乘种,即名佛因,故成三佛性。种熏本觉,故发智慧,名三般若。智能导行,行大直道,成三菩提。智行契性,无不运荷,成三大乘。乘办报智,上冥下应,即成三身。身永离惑,不生不灭,名三涅槃。断德自在,施恩利物,故现三宝。利物功成,自他休息,同归三德。此番生起为后十重观心立也。
案:初番生起是“约施教逆推,理显由事”。“由事”者,由三识三道之事也。三识三道以上俱是正面分析地直线推演地属理,而三识即智,三道即三德,是诡谲地属理。故理显由事,即事而显,必逆推至三识三道始见;而法性无住,法性即无明,由此立一切教法,亦必逆推至三识三道始显。“立一切教法”者,约法性无住,客观地立一切教义法门也。自此而言,从三德起,至三道止,皆客观的教法也。故云“约施教逆推,理显由事。
”次番生起是“约立行顺修,即妄归真”。“即妄”者,即三识三道之妄也。即此妄而当体归真,是诡谲地归真。三识以上皆是分析地直线推演地归真,所即之妄仍是三道三识也。即三道三识之妄而归真即顺修也。故无明无住,无明即法性,由此立一切行法,即顺修之行也。“立一切行法”者,约无明无住,主观地立一切修行法门也。自此而言,从三道起,至三德止,皆主观的行法也。故云“约立行顺修,即妄归真”。此两番生起不出荆溪《法华文句记》卷第七下所说之四重:“理则性德缘了,事则修德三因,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从法体上说,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一一法界皆有三道性相,而三道即三德,此即本具之三德,亦曰性德三德。由性德三德说三因佛性,即是性德三因。“理则性德缘了”,说缘了二因性是性德即函性德正因也。“理”者,法体之理如此,尚未修显之谓也。“事则修德三因”,即从顺修之事说,则是修德上之三因也。“性德三因”修显而为“修德三因”也。
性德三因,一切众生皆有之,但未修显,故只有其理,而无其事。是即“迷则三道流转”也。由修德三因而至三因究竟满,则是“悟则果中胜用”。是故荆溪《金刚银》云:“众生但理,诸佛得事。众生唯有迷中之事理,诸佛具有悟中之事理。”而知礼上解文则说初番生起合当“悟则果中胜用”,盖由佛之悟,故得由法性无住立一切教法也。次番生起合当“事则修德三因”,盖由顺修之事,故得从无明无住立一切行法也。
以上依《金光明经玄义》及知礼《拾遗记》明“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此下再看《法华经文句》言“无住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牟宗三先生講演錄

理性之光明,萬古如一日人类理性文明的指南针牟宗三先生是一位融會古人慧識而獨創系統的創造性哲學家,乃真能洞識哲學之本質而開闢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會通宏規的第一人。...

by:春华读哲

《牟宗三先生全集》

“内圣之学”亦曰“成德之教”。“成德”之最高目标是圣,是仁者,是大人,而其真实意义则在于个人有限之生命中取得一无限而圆满之意义。宋明儒心性之学之全部即是:心性问...

by:书香慈利读书会Yuli

牟宗三先生讲演录

《牟宗三先生讲演录》推荐词文/卢雪崑(香港新亚研究所教授)牟宗三先生,是一位融会古人慧识,而独创系统的创造性的哲学家,乃真能洞识哲学之本质,而开辟中国哲学与...

by:國際讀經

牟宗三先生講演錄(壹)

《先秦儒學大義》《周易》大義

by:安群诵读

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准”的哲学家。他在苦苦地追求“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的学思历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人格特征。与很多哲学家相同的是,牟宗三对...

by:NJ渊左

圆善论|牟宗三

【儒家圆教咏】儒圣冥寂存天常,孟轲重开日月光。周张明道皆弗违,朱子伊川反渺茫。象山读孟而自得,阳明新规亦通方。四有四无方圆备,圆教有待龙溪扬。一本同体是真圆,明...

by:履道坦坦_

《牟宗三全集》

牟先生之文章,不论大论与短篇,读之,能发天光,读之,能启智慧,读之,能接五千年之历史大流,读之,能开四万里之人间眼目,读之,能令顽者廉懦者立。岂只是在大陆放光辉...

by:春华读哲

牟宗三先生讲演录 肆 庄子 齐物论

本人英文并不专业,尤其牟氏语言风格自带很多专业术语英文词语,难免有很多发音不准甚至错误的地方。我只是读书给自己听,了解的也只是个义理而已,若有路过不小心听到的朋...

by:选谦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