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乘起信论:为什么当得十种利益?

2024-05-06 08:47:0903:38 119
所属专辑:大乘起信论
声音简介

原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

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

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

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

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

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

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证量简释浅解

此三昧是指什么?就是对“这个唯心,无外境界”的法义,持决定见!持续熏习,深信不疑,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动摇,就是定。

为什么现世能得十种利益?

因为这个是大总持!总一切相,持一切义。当然就可以有这十种大利益。

比如,为什么能常为十方佛、菩萨所护念?因为深信这个法义,本身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当然就能得到护念。

为什么不为诸魔、恶鬼所侵害?因为一切唯自心所现,诸魔、恶鬼也是自心所现,当然无法让你感到恐怖。

以下的一切利益,全部都是这个原理!

要知道,一切痛苦,全部都是因为执着有一个小我,然后因为这个小我而产生对待法,现在全体都是自我,全部都只是自心所现起的相,当然就会像心经上所说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慧律法师讲解摘记:


前二(种)外恶缘障(外面的恶缘障,第一个就是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第二个是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所以说,灭璋益就是前面两种是外恶缘障,外面的种种的恶缘的障碍,诸佛会守护,也不会着魔)。由修学三昧。正念观察。诸法本空。无外境界(没有外境界)。故不为魔鬼恐怖。


舍于憍慢(有修行的人无相,当然就没有什么执着,没有什么,久了就不执着了,当然心就柔和了,对人家就慈悲,你有所着你当然就对人家有所敌视,对不对?常常敌对于对方,就是表示没有调伏自己,这很容易看得出来,把对方当作敌人,那当然就是没有调伏自己,所以,其心柔和就是表示已经调整了,就舍离了憍慢)。不为他人所恼。

听经闻法,释疑解惑!91

听经闻法,释疑解惑! · 目录

上一篇学习大乘起信论:真如三昧和外道三昧的区别下一篇2022-06-01 周三 学习0001 长阿含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大乘起信论

一听就悟系列《起信论》者,乃马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

by:照至悟

大乘起信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显扬圣教论》:“信者。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净忍可为体。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

by:松之昀

《大乘起信论》白话:缘起性空·周遍法界|中国哲学

《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教中一部至关重要的经典论著。据传由古印度高僧马鸣所作,后由南朝梁的真谛译成中文一卷本,唐代实叉难陀又重新翻译成两卷版。这部论著在大乘佛学中...

by:佛曰般若

证契大乘经

《证契大乘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密教部的经典之一。这部经典主要讲述了大乘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以及如何证得佛性和成就菩提。《证契大乘经》在密教中具有重要地...

by:不空堂的堂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是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被誉为摄宗的根本要典。这部论书是由印度的无著菩萨所造,并由唐代的玄奘大师翻译成汉文。此外,陈代的真谛和隋开皇时代的译者...

by:天水接冥蒙

心学与大乘

本专辑收录高老师讲解的关于《心学与大乘》方面的知识,传承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同时又讲其发展成不一样的高老师的心学智慧,后面有机会会给讲解心学对科学技术的指...

by:松柏书苑

声音主播

182729437

简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闻、正见、正学、正行,大道至简。没有分别心,也没有分别相……直指事物本源,我们开始找寻人生的意义,寻找自己、达到精神富足,慧眼带领我们与圣贤的顶级经典对照、校对,认识本自具足,让身心归位,重新下载自己,向更高维度,更广阔的天地,积累更更新自己。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