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第三讲(2)学道切莫妄加增减

2023-08-20 12:29:0209:51 3580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这是一个人的担当精神,要看破祸福之间的关系。道家学说很强调这一点,福之所倚者祸,祸之所倚者福,福祸不定,转换无穷。今天这个福说不定就是明天的祸,今天这个祸说不定就是明天的福。

邓小平为什么被“四人帮”打下去?那个时候如果他妥协,在他主持中央工作的时候,对“文化大革命”来个三七开,成绩是七分,错误是三分,那么他当时的位置就坐住了,不会被打倒了。但是,真坐得稳吗?那也不行,历史的车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革”之后的复出,他的呼声最高。正是因为受了“批邓反右”的这么一个祸,才有他第三次复出的这么一个福。

我们看世间的祸福,的确不好把握。股票跌下去了,管他呢,我就再买一点,跌到底了,肯定要涨的,涨起来就是福了。你看到涨了,又去买,结果又跌下去,变成祸了。“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我们要在日常事务中,去感受里边的妙处。

“感而后应,迫而后动”,在《孙子兵法》里边,也讲究后发制人。道家说“不敢为天下先”,凡有所动作,严格来说,都是“感而后应”。为什么感而后应呢?就是缘起。没有对缘起的这么一种了知、判断,傻乎乎地去干事,一点策划都没有,那就不行。你连前面的路都看不清楚,你就忙着去赶路了;路线图都没有,计划都没有,就拎一个旅游包去旅游了。自己兜里到底有钱没钱都不知道,就要上路了,这不是犯傻吗?

“感而后应”,的确要讲感应的。佛教讲“业感缘起”,《易经》里说“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是绝对真理。我们千万别去做那些无把握的事情。你连对方的话都还没有听清楚,别人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都还不知道,马上就发表意见,跟别人的意思差十万八千里,这就是犯傻。所以,心一定要虚极,一定要善于去“感”,“感而后应”。感,就是观察,你要如实观察,才会有如实的分析,才会有如实的判断。判断后的动作就是“应”。感是一个接收器,把当前的信息接收到位了以后,才有我们对应的策略和方法。

“迫而后动”,《道德经》里边说“果而不得已”,又说“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当我们面对着世间因缘的时候,最好去体会一下“迫而后动”、“不得已而用之”的普遍性及其势能。

现在搞的这个市场经济,认为竞争是天经地义的。没有饭吃了,“迫而后动”,去做点生意挣点钱。现在竞争这么厉害,也要起早一点去忙,别人付出十分,你要付出二十分,乃至一百分,才能够掌握这个胜局。我们都是被动地在时代的潮流里,就像江河中的一片落叶一样,身不由己地在里边漂流。谁能掌握世界的主权?谁能掌握命运的主权?基本上没有。道家学说里谈的真人、圣人,都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何况我们凡人!

这个“不敢为天下先”是基本原则。为什么?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就像《大宗师》所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既然未来是未知的,未来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你怎么敢去先动?你去先动,就很麻烦。

范蠡向勾践进谏时就讲:“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时至事究,你就可以有所动作。如果时不至、事不究,你去瞎忙什么呢?所以,“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是一个智者的基本修为,也是圣人的基本素质,我们千万别玩自己的聪明,以为自己能料事于机先。

只有传说中的诸葛亮、刘伯温这些人物,才能料事于机先。邓小平也不是一上台就当总设计师的,开始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深圳能搞就搞,不能搞就不搞;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搞股票市场,也是先试一试,行就搞,不行见好就收,马上就关掉了。以前搞社会主义公有制几十年,谁知道市场经济这个东西呢?搞了几十年穷过渡,就是没有市场,没有经济,也没有特区这样的经营。邓小平出来,放一放,搞一搞,后来搞得不错,那就定下来五十年不变、一百年不变,总设计师也就出来了。

我们看中国这几十年的情形,“文化大革命”把国家的经济弄崩溃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搞改革开放,的确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至于说我们明年、后年怎么样?三十年以后又怎么样?也一样是“不得已而后起”。谁敢去为天下先?中国的国情,乃至世界的国情都是这样。中国的这个体制运行了两千年,惯性犹在,想超越这个惯性,没有谁有这个能力。

 

学道切莫妄加增减

再往下看,“去知与故,循天之理”。在道家的学说里,绝圣弃智是不易的原则。这个和禅宗所讲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一致的,允许有超师越祖的风格。

为什么要“去知(智)”?严格来说,这个“知”就是世俗之智,就是我们人世间的、人类社会性所带来的附加的知识、文化、机巧心之类的东西。什么是“故”?也可以说是经验,是历史,也可以说是文献,就是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新陈代谢。如果没有新陈代谢,我们的生命也就停息停止了。那么作为社会,作为人类的生活,也需要新陈代谢。我们的人生智慧,同样也需要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它本身什么都没有,就是恬惔寂漠、虚无无为。但是,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则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既要吃饭,也要拉屎撒尿。既然要拉撒,何必去吃饭?既然要起床,何须去睡觉?没人敢这样过日子。这是人生的一个自然过程,就是不断把外在变成内在,又把内在变成外在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新陈代谢。我们的智慧,也是这么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去知与故”,在哲学里就是去掉异化,在佛学里就是放下。庄子在《天道》篇中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健康的生命是无所积的,若有所积,吃点东西老是积聚在肠胃里,那我们的肠胃就完蛋了;血管里边老是有东西积聚,脑血栓就出来了。它就是要通畅,通畅就不能有所积。我反反复复说,能通就了不得,我们要成为一个通人,智慧要成为一个通达的智慧,要得大通。通,就必须“去知与故”,不让它有堆砌,不让它形成滞碍,这就叫“循天之理”,千万不要人为地去给它附加一个什么东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刻意观察

看透简单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看人读心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学会的技巧。

by:财富导师_Angel

刻意放手

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个人的年龄、学历、工作、收入,但我们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作为丹麦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迈克•维金的日常工作便是探寻世界上那些幸福的...

by:泛若舟

刻意练习

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在某些领域有特定专长的人,好像他们拥有我们欠缺的某种天赋,比如完美的嗓音、聪明的大脑或是超强的记忆。其实,只要我们是普通的正常人,没有先天的各...

by:海子1986

刻意练习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迄今发现的最强大学习法,成为任何领域杰出人物的黄金法则!

by:东篱村居

刻意领导力

用一年的时间探索和提升个人领导力

by:体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