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第三讲(6)嗜欲深者天机浅

2023-08-11 20:22:3009:22 3291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其神纯粹,其魂不罢。”《易经》里说“纯粹精也”,纯粹就是不杂。我们的真如自性是纯粹,“得一”就是得纯粹,“化万”就是复杂了。儒释道三家,都讲摄万归一。怎样能万法归一呢?归一了,这个一又归于何处?我们要如实感受这个一和万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能和所的关系。要知道我们这个“能”,是非常纯粹的,纯粹到只是一个是非之心,就是根本智。到根本智都放下,而回归于自然,那就是无分别智了,就提纯了、升华了。有了这个无分别智,才会有妙观察智,才会有成所作智,才会有大圆镜智,才会有这么一系列的升华。

“其神纯粹”,这是道家的说法。刚才借用佛教的语言,来介绍“其神纯粹”的意义,那就是清清楚楚、明明历历的无污染状态。怎样使我们处于无污染状态?污染,不仅仅是贪嗔痴慢疑,还有知见的污染。在老佛爷的教化里讲,先天烦恼是“贪嗔痴慢疑”,后天的烦恼是“身边邪禁见”。由此可见,后天的烦恼是知识层面的,是见地层面的。“贪嗔痴慢疑”是自然性的,“身边邪禁见”是社会性的。自然性的烦恼是先天的,社会性的烦恼是后天的。将这些都陶冶净尽,使精神回归于纯粹,这就是真人、圣人需要达到的境界。

既然你都纯粹了,那么就“其魂不罢”。罢,通“疲惫”的“疲”。在社会上大家疲于奔命,困呀、乏呀、亚健康啊,多得很。这就是在事相之中,耗了我们的精气神,当然就感觉到疲惫。这是大家要留意的。

我这么多年来,经常休息不好,经常感到疲惫。刚从监狱里边出来时,年纪轻轻,还不怎么疲惫。自从接上这些活儿以后,从编修《四川省宗教志·佛教篇》开始,先后又在四川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授课。近二十年又出了十几二十部书,还不停地在这边讲、那边讲,你说怎么能不疲倦?说句好听的话,这是“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其实,这都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哪有那么高的境界!只不过讲课是我的乐趣,快乐舒服,大家能听,跟大家结结善缘,也是好事。

佛源老和尚就经常说:“不干事,等死啊!”所以活着,还是要干点事。干事就肯定要生疲惫,要达到道家“全真”的那种境界,我还真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福报,还是一个劳苦命。

我们在座的疲不疲惫?“仙子”操劳这么十多年,社会上打拼,现在回到家里,相夫教子,还是辛苦,女儿小天天也不是那么好伺候的。这都有个过程。包括我们的“伟菩萨”,他的那个小公子个性也强,更不好伺候,也还是累。我现在也累。有时候大家看到我优哉游哉,蛮潇洒自在的,但有时候还是感到累。为了上课,平时也不敢在外面混,每天待在屋里养精神,以期其神也不疲,把课讲好。以后等到因缘差不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成都,在山里找一个茅棚,好好去养一养。为什么要养呢?多活几年嘛。如今这么好的社会生活,也舍不得大家这么好的因缘,还想多攀缘几年呢!

 

嗜欲深者天机浅

“虚无恬惔,乃合天德”,在《刻意》、《缮性》等篇章中,庄子反反复复谈这个“虚无恬惔”。这就是我们内修的基本功,也是果位上的事。这些你做到了,就在果位上了。在修学的过程中,你还在追求这个,你就在因位之中。我们要明白因果不二之理。我们一定要使自己有胸怀,坚持心性上的修养。首先是优化心性,心性没有被优化,这个生命也没有什么意义。优化心性的最后,还得返璞归真,回归到“虚无恬惔,乃合天德”上来。

心,要虚无恬惔,没有那么多所知障,没有那么多知见障,没有那么多“身边邪禁见”,别老是眼睛跟杆秤一样,在称量天下人。称量别人的所作所为也累,所以要恬淡,放下酒色财气、贪嗔痴慢。

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你的贪欲多,那是伤身劳神之事,让人短命。以前的皇上,这么好的条件,吃喝都好,太医都是名医生,伺候着饮食起居。但为什么皇帝还会短命呢?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操劳国家大事,像雍正皇帝一样,夜以继日,秦始皇也一样是夜以继日,在国事上过于辛苦。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弄得晚上睡觉也辛苦,美女太多忙不过来。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平均岁数不过三十岁。历朝历代的几百位皇上,超过七十岁的只有十位。这十位还算有养生之道,没有养生之道的话,早就玩完了。所以,心一定要虚无恬惔,性也一定要虚无恬惔。我们的心智、性格、嗜欲,都淡化了,就可以全德,乃合天德。

“乃合天德”,就是要恬淡,吃穿不刻意,睡觉不刻意,与人交往也不刻意,使自己的身心性命都进入虚无恬惔,那就合天德了。

天,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并不是说外面有一个自然之道,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就是自然之道,我们的精神也是自然之道。自然,就不能乱吃、乱干、乱想,否则就是在虚耗和扼杀我们的自然性德,使我们的机能退化,使我们的精神衰退,使我们的身心疲惫。这样的话,我们就丧失了天德。我们不要把这些想得那么高、那么玄,从我们的身心上来体会,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别去虚耗自己的自然性。

我们的精神怎样不犯过失?就要抓住“虚无恬惔”这几个字。现在得心理疾病的人这么多,不知我们在座有没有搞心理分析,当心理分析师的?搞心理分析的人若不知道这个,那他对心理分析的理解就很不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气功热的时候,我买过一部《气功大全》,里面内容很丰富,经史子集都有,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都是关于修身养性的书。《庄子》三十三篇里,就选了《养生主》、《大宗师》、《刻意》等六篇。那时觉得编者的眼光不行,现在一看,觉得还真是不错,这些才真是养生。学中医、特别是搞心理研究的朋友,要特别留意这些文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刻意观察

看透简单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看人读心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学会的技巧。

by:财富导师_Angel

刻意放手

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个人的年龄、学历、工作、收入,但我们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作为丹麦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迈克•维金的日常工作便是探寻世界上那些幸福的...

by:泛若舟

刻意练习

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在某些领域有特定专长的人,好像他们拥有我们欠缺的某种天赋,比如完美的嗓音、聪明的大脑或是超强的记忆。其实,只要我们是普通的正常人,没有先天的各...

by:海子1986

刻意练习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迄今发现的最强大学习法,成为任何领域杰出人物的黄金法则!

by:东篱村居

刻意领导力

用一年的时间探索和提升个人领导力

by:体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