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长亭烟浅•沙际舟短

2022-09-17 22:35:3612:01 121
声音简介

53、长亭烟浅·沙际舟短

读淞雲词《踏莎行·癸巳春日游长安》

词作者:淞雲   词话:文澜

 

弱柳轻盈,

瑶芳娇软。

阳春又向长安见。

东风逐蝶两无知,

梨花总被斜阳暖。

 

咽笛云凉,

长亭烟浅。

楼台高峙群峰远。

更兼迟暮笼千山,

却怜沙际渔舟短。

         ――淞雲《踏莎行· 癸巳春日游长安》

注:

1、瑶芳:春花。

2、见:读xiàn

3、迟暮:黄昏。

4、沙际:水边。

 

 

       王维笔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都长安,历经了秦汉风云、隋唐烟雨。有太多的风尘弥漫、烟云沧桑。梦中的盛世长安,早已潜入词人心中,你看那古城根下的不老松、晚霞斜映的骊山绣岭。一条星宿五门西,千年的烟雨,藏起了大小雁塔。多少帝王将相在此起起落落,丢失了江山,又收复了霸业,还会有多少皇城故事,留与今日再次走近的你呢?

       这个春日,我的新梦与你的旧念一同暖起,合着春的脚步,缓缓走来。那念、那梦便悄然勾描了一幅画面,让期盼中的色彩,飘然于现实的山水间,弱柳轻盈,瑶芳娇软。阳春又向长安见。

        你满心的纯念,散落一季的烟雨,踏歌长亭,又续前缘。春归处,东风逐蝶两无知,梨花总被斜阳暖。岁月住进心里,与自然山川融在了一起。东风与蝶的默契,斜阳与梨花的深情,是词人馈赠纷杂世俗的一份澄澈与清明。看似伤春,而实未伤春,淞雲只是纯美地欣赏和哲理地透视。当我们给生活意境,生活才还给我们风景,美的日子,其实是美的心情。然而,美有时,不只令人心醉,也会让人心碎。

       你听那远处隐约的笛声,婉转呜咽,缥缈辽远,一种不知名的情愫袅袅浮现,那是梦里才有的声音,穿过悠悠岁月,依然如昔。瞬息又牵动着落日余辉,恍若长亭尽头处,那凉凉浅浅的烟云。正如淞雲词中所题:咽笛云凉,长亭烟浅。楼台高峙群峰远。

       秦汉时期,在驿道边,每隔十里置一亭,谓之长亭,是行人歇脚和饯别的地方。后来“长亭”就成了送别地的代名词。日暮中更觉其黯然。放眼处,渔舟点点。

       此刻的黄昏,有风吹来,默看那楼台、高峙、山峰间渐渐沉落的夕阳,正缓缓融化着一寸寸光阴,化作了我眼前这一缕缕轻烟、一帖帖水流。更兼迟暮笼千山,却怜沙际渔舟短。

       感受词人淞雲行走于天地间的恣意和遗憾。宇宙之浩瀚,人生之渺茫,想想我们趟过的河,走过的路,曾拥有多少?又留下多少?春于淞雲,便是一种寻找、一种心情、一季品咂。有些词人只带给我们作品,而淞雲却借词传达了一种和美相关的游览方式。富有画面感,很像视觉艺术的叙事结构。

       如果将此词比作一部电影,淞雲正是按大小全景、中近景结合的方式,用特写的经典镜头语言来为我们描述。让读者跟着其遐思的意象组合,构成一幅夕照晚景图。营造出动静、远近合一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其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技法组合,更是一种美学境界的锤炼。

       古典美学其实是一种人生美学,词人淞雲正是将其审美境界确立为一种人生境界,实践着善与美统一的古典美学精神。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写物我的一种机缘。空间大开大阖,把暮色表现得开阔、宁静,超出了具体物象而上升为一种寄寓。这就是诗词美学与人生格调的双重提炼了。寓虚,令人富于联想,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景色,更寄寓了羁旅行人的别绪,有无穷的韵外之致。

      淞雲开篇就将柳、花拟人化,让人在一丝轻盈、娇软中蓦然与春相逢,感悟到一丝永恒的机缘。以春景写行旅,以上阕的乐景衬下阕的幽绪,词尾苍茫辽远的效果倍增。大处着笔见气魄,细处落墨显尊严,两者互补,相得益彰。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春景,顿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初春的天,忽暖忽寒。冬衣欲退,春衫未更。多少旧绪,游离春外,遗漏下一缕烟浅,一丝云凉,一声笛咽,期盼在初春的单薄里,终是难抵寒凉,远望不见草连空,是谁又于此岸独自留白,独自眺望呢?

       万籁源于缘而逝于缘,暮鼓声中的长安,唯见一缕轻烟缓缓落下,落在了夕阳默送的远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广播剧:烟沙醉

由晋江文学城的桑玠原著,霁云归剧社出品的古风bg言情广播剧《烟沙醉》烟沙醉,醉人心。一步错,步步错。如何能两全。一道圣旨,一心想嫁给左夕景做景王妃的相府幺女...

by:霁云归剧社

周二 长亭烨话

世界这么大,感谢让我在这里遇见你。我们都会遇见很多人,我们的世界也并不大,当一些人走进的时候,一些人也在默默地离开。那些浪漫热情的期盼,总是在黑暗中草草收场。百...

by:燕大小广

【长亭外,古道边】

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代表作《送别》。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

by:金声玉振余音绕梁

长亭外吟诵 之一

长亭外练习吟诵的第一张专辑

by:一壶浊酒长亭外

《古道长亭》李叔同传

关于弘一法师的传记,至今有很多版本。其中大多数重点放在李叔同的前半生,且内容加入作者太多的想象。曾经有一本我甚至都相信了李叔同日本妻子出身名门望族的浪漫故事。直...

by:安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