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八讲(6)果位上的境界

2023-07-21 13:14:5211:50 9997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果位上的境界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瞿鹊子是长梧子的学生,他对他老师说,我把你老人家的一些境界转告给孔夫子了。转告的是什么内容呢?“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真正的圣人不陷入具体的事物里面去,“务”我就通称为社会性的一些东西。真正的圣人超然于社会性的关系之外。我们处在江湖里面,有党务、政务、商务等各种事务,麻烦死了,但又不可能逃得掉这种种“务”,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啊!

你“不从事于务”,自然就能够进入这么一种状态:“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就利”,是作为人的一种天生的、天然的本性。“利”是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一系列的东西,没有名闻利养,我们在社会上就生活得很窝囊。但名闻利养也不是必须得要,一般的小老百姓在社会上有一个饭碗,一个职务,也算有名闻利养。当然职务高的、地位高的,名闻利养也高。人之趋利如水之就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论是自然性还是社会性,都遵循这么一条规律。

“不违害”,对于灾祸,我们肯定是要躲避,谁愿意到麻烦里面去?谁也不愿意进入麻烦祸害之中。但作为圣人就要有担当精神,第一,不就利,不贪利;第二,对于祸害也不像常人一样去刻意回避。怎样使我们的心胸、我们的价值观念进入“不就利,不违害”的状态?不就利,洒脱一点的人还好,拿我来说,对利就没有多大的贪求,但还是有一点“违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害怕麻烦,害怕是非。对于麻烦、是非,我觉得我应酬、解决、处理的功夫还不够,武功还不强,不是很高明。所以在生活中,尽量地减少是非、减少麻烦,回避是非、回避麻烦,这是我处世的基本方法。要“不违害”,要拒绝麻烦,首先就要“不就利”,只要贪利,在利上走,就有得失,就有是非,就有麻烦。不贪利,麻烦就会减少。

但是,真正的圣人不一样,他“不就利”是不贪,但对祸害有担当精神,也不怕。就像春天来了,我们欢迎春天。夏天来了,暑热我们还是要担当,无可奈何。北方的夏天很好过,也干燥;在广州,夏天就潮热多了。秋天冬天,大家都喜欢,秋冬爽啊,没有那么热也没有那么潮。但在北方,冬天尽管不太舒服,冰天雪地也没法拒绝。我们怎样有这个担当精神?“不就利,不违害”,这是需要我们去料理的价值观念。

“不喜求,不缘道”,作为人,各种贪欲都很多。求知欲多一点好不好?作为青年人,需要求知欲,小孩子没有求知欲,就没法成人,没法适应社会的文化环境。到了中老年,活到老学到老也可以。如果哪一天,你把求知欲放下的时候,你就不得了了。求知欲放下,在佛法里面叫“无学位”,无学位是佛祖的境界,进入了最高层次以后,你才能进入无学位。在道家学说里面,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进入无为的状态,到了无为的境界,“不喜求”啦。不仅对物欲的追求放下了,精神里面的追求也放下,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进入的地带,要经过若干的次第,若干的铺垫,到了最上层的时候,有了最高武功,才能把这些放下。

“不缘道”,我们都在道上走、在道上行,我们都是好道之士、好道之人,好什么道?儒家有儒家的道,仁义礼智信,我们能够违背它、放弃它吗?道家的道法自然,我们能够放弃不走这条路吗?佛法,菩萨道,我们能够不去奉行吗?作为众生而言,在修学位置中的人而言,作为因位之中的人而言,是需要这样的学修的。但到了果位上,还需要这个吗?进入无学位,到了“身心皆如,处处菩提”这个境界后,还需要“缘道”吗?如果还“缘道”,那么就还在因位之中,还是学生阶段,还没有毕业。大学毕业了还看大学课本吗?硕士、博士都毕业了,当了大学教授,还要去看中小学的教科书吗?就不用去看了。

“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用佛教的话来说,已经是果位上的事。处在果位上,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无谓有谓”,庄子前面说:“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这样的语言多得是。我们生活的态度,永远都是在不确定之中,我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确定之中。怎样放下有无,用佛教的话来说,要“有无双遣”,说有说无都是戏论,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对“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这些东西不再去说了。什么是无?什么是有?“有谓”就是对“有”的说明,“无谓”就是对“无”的说明。在理论上去证明无,去证明有,这是哲学思想观念上的,是因位上的。到了果位上就会觉得,那些都是在幼儿园牙牙学语的状态。

很多人学佛法,学了几十年,还处在牙牙学语之中,还没有脱离幼儿园的状态,这就很可悲了。怎样使我们在不太漫长的时间阶段,能迅速毕业?六祖大师没有进过学校,二十多岁到了黄梅,在五祖大师那里很快就毕业了,由一个居士、行者一下就成为祖师。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模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但是像六祖大师这样的人太少了。玄奘大师,可以说是和六祖大师齐名的。玄奘大师虽是大菩萨,但他自甘处在因位之中,自己不去发挥,只是很本分地把印度的佛教原原本本介绍回中国,完成他的历史使命。至于怎么去变,怎么去化,怎么去提升,就是六祖大师的事,当然天台宗、华严宗的祖师也在干这些事。对《道德经》而言,如果没有庄子对《道德经》的发挥、阐释,我们仅仅看那五千言,也会停留在一个比较世俗的眼光里面。

 

地球是块大面包

我们怎样感受“无谓有谓,有谓无谓”?临济大师以喝而闻名,他说:“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这都是禅宗里面的大机大用。有时突然吼了一声,你说他是说了,还是没有说呢?如果说他说了,他喝了一声,只是一个声音而已。你说他没有说什么,他似乎又说了,这就是禅宗的大法。有时候这么一喝,如金刚王宝剑一样,有“截断众流”“言语道断”的作用。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狮子一现,其他的动物就遁迹了,鼠辈、狐辈一样的妄想就不敢冒头,你就安安静静一下入定了,这一喝就有这个威势。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以前的贼在进别人家行窃之前,不知道是否有人,先拿一根棍子探一下路,看看有什么动静;影草,就是把草点燃,借着一点光线探看路径。你说他来了,不对,因为他只是探风的,如果有主人在,他就跑了。你说他没来,如果主人家在打鼾,他就趁机潜入了。“探竿影草”都是试探性的,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可虚可实。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吼了一阵是吼着玩的,不论你有没有反应,都摸不着他的虚实。

所以,“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这真是深得语言三昧,只有你的功夫炉火纯青以后,你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些语言,这样的境界,的确令我们向往。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首先需要心性的提高。你的心没有那个境界、那个本事,你的语言达不到那个份儿上,就根本说不出来,心中有物才能从容道之。以前典故说“胸有成竹”,如果胸无成竹,说的话都是飘的,没有底气。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我练我养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和水都是念头。连“齐物”也是一个念头。慢慢的领悟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牵牛绳

利:名+物质利益+权,多少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拨,最终落得一无所有。而隐于其后的是无明,是苦。

猜你喜欢
《齐物论》笔记

诸子百家,《庄子》是最难懂的,之一。《庄子》三十三篇,《齐物论》是最难懂的,没有之一。这里记下的,是我努力读懂《齐物论》时,得到的点点滴滴。

by:段学俭

《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

by:国风小语

《庄子》齐物论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y:螃蟹学无止境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老师的《禅说庄子(一)〈齐物论〉》用平实的语言,参合禅宗的语句和公案,为我们解开了《齐物论》文字背后的玄旨,指给我们一条如何超越智慧、思辨以及生命的局限性...

by:见素抱朴1111

庄子(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名为庄周,出生年不详,宋国蒙人,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吏,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当时周朝已经名存实亡,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庄子身处黑暗的政治当中...

by:悠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