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解道德经》《德篇》第十一章无为

2023-07-12 15:54:3518:00 1580
所属专辑:“巫”解道德经
声音简介

 第十一章无为

  原文: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断句: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解释】

前文讲到,“自性清明”,那么,我心即如明镜,如美玉,如水晶,因此,即能感应人心,接收宇宙万物的信息,也由此自知而他知。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我心如玉”的境界,拥有“感应人心,接收万物宇宙信息”的能力呢?

一、为学与闻道

  “道”可以用学习的方式获取吗?答案可以辩证的看。

  至于方式,前一章己经讲过了——不出于户不规于牖”,要通过自我观察的方式,在内观,自悟、自修中体会找寻。

现在,你说你没办法静下来内观,怎么办呢?——“闻”

  ,形声字。从耳,门声兼表词义,合起来后意思是“门里面的耳朵听到了”。本义:心里听进去了。

  换句话说,用“心”听,称之为“闻”。

  所以说:“波罗到彼岸,向道秖由心”。

  为什么非“观”即“闻”呢?这是因为“道”是可以“感知”的。

  人类用心念来诠释自己器官所接收的信号,称为感知。

  为什么我们能够感知到呢?

  人从出生时便被训练,相信他出生并生活于这个物质世界里,所以他在这个信念中长大!

  从出生开始,感官是便成为人类的唯一依靠。我们通过五官,接受外界所有的信息,我们通过眼、耳、鼻、舌头、手的感觉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认识的世界,就只是从感官得来的“感觉”而已。是不是除了感官带给我们的这个世界以外,就没有其它世界了呢?不!在这个当下时空,你忘记了你真正所在的世界。忘记了我们还有一颗心。

《楞严经》中佛陀有著名的关于“十番显见”论述:显见是心——而非眼见;显见不动——为是心动;显见不灭——为是身灭;显见不失——为是心失;显见无还——为是真心;显见不杂——为是性净;显见无碍——非是为物;显见不分——不变随缘;显见超情——离相即法;显见离见——见非是见......在此不再赘述。

不过,我们可以仔细分辨一下。

  我们常常会说“我的心都凉了!”“心痛啊”“伤心死了!”

  心怎么会凉呢?怎么会痛呢?怎么会受伤呢?

  因为心——能觉,能知。

  这个心的感知能力,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能力,我们的“觉知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眼”。

通过“心眼”,我们观到、感知到的东西,都是在自己心念作用下完成的。人通过心念对刺激信号的解读与破译,在内心产生各种的感觉。这一感觉的变化,也就是人之心念对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我们可能莫名其妙会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熟悉,可能莫名其妙会对一颗石头有感觉,觉得它或亲近,或孤寂.......这是我们与自然万物本来的沟通能力。

“贪爱成五蕴,假合得为身”。人,因“色、声、香、味、触”五蕴,迷恋着自己或他人的肉体,但它也不过是“血肉连筋骨,皮里一堆尘”。

  所以说,“六尘从妄起,凡心自惑疑”。一切色、声、香、味、触,其实都是自己“心念”作用的反映;而这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的感觉,又都迷乱着你的“心”的判断。

  这个用“心”的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得你自己去体察、去确认。

  “两边纯莫立,中道勿心修。见性生死尽,菩提无所求”。

  二、损道

  为:假借为“伪”,为作做。《广雅》认为:为,施也。又,成也。可见,为字,多了主观、有意的成份。

  学:学,效也(《尚书大传》),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

“道”字从辵,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辵”指“行走”。“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

“道”,是通过提纲掣领的方式,是通过把握一点,而打通全局任督、融会贯通各各方面,它是心领神会的方式;

  而“学”字偏重于模仿学习,是以“双手构木”的效法方式。更别说是“为学”——装模作样的效法他人了。

  所以“闻道”的方式和“为学”的方式比较起来,“道”就好象是翱翔在天空中俯瞰世界一样,自由而无边际,当然,也更为先进和直接一些。

  这两者的关系是:越是有意以效法“学”习的方式去主观的认识问题,“闻道”的能力就会越弱。

这种能力越来越弱,以至于最终不再有“知道”和“闻道”的能力。

那么看来,又回到了上章《知天下》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的论述既然“为学”“出弥远”,那么“闻道”提升的方式是什么?“为无为”。

  三、为无为

  “无为”是指什么都不做吗?

  其实,老子的“无为”,更是一种态度和心境。

  它是质朴无心机的无为;是不违背本心、本性的无为;也是不违反、不干涉天地法则、自然规律的“无为”。

  它,不是客观有意的,在主观上否定自己、改变自性、改变自然,而伤害自我本真、天道法则、社会法则的妄为和乱为。

  顺从“道”的“无为”,则无“不为”。所谓:“身外觅真佛,颠倒一生休。静坐身安乐,无为果自周”。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  “无为”更是一种心灵的大自在…

  为“无为”,就是要你认清自己,清除杂念干扰;敞开心胸,坚定自信,而不仅仅是学会“放下”…

  “境忘心亦灭,性海湛然宽”,则“无不为”。

  “将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颠也。…颠者,人之顶也。《说文解字注》

  这里用“天下”而非“天道”。恐怕更多的含义是指“人心、人伦、人道”。

  ,职也。引申含义是职守,是工作,是需要忙碌的事务。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所以,“事”字,还突出了作为臣子,被动迎合,勤力而为的心态。

  “有事”,这种心态、状态,对于想“取天下”的人来说,是不可取的。这种心态也不足以“取天下”。

  “无事”,也是对前一句“为无为则无不为”的进一步阐述。是听从自心的召唤、尊重自然的“为”。

因此,老子所讲的“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而是因为认清了自己,排除了杂念,所以开释了内心的束缚枷锁(即所谓的“释迦”),敞开心胸,坚定自信,以“无为”、“无事”的心态,无所畏惧,一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地去“为”,这样一来,反倒是心如止水、心无挂碍。达到“虽处万变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最佳“为”的境界。

成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的“天下之大勇者”。这样的底气,究竟所以,还是来自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

所以说,以道“治天下”,而“无不为”

“天下”在哪?“得民心者得天下”。究竟所以,还是“以自心换人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常不轻_9k

很有水平,有理有据。更重要是有实修实证,难得善知识。

小巫读经 回复 @常不轻_9k

幸有君闻

丁根元

读老子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此次的反复聆听,所获极多,感触很深,有很多非常的收获,特别好,特别好!感恩!感恩!感恩!

gdhrd

内容很深入,深入心底。似乎每根心的神精都有觉知的牵动。可请一本书吗?

小巫读经 回复 @gdhrd

谢谢支持,录完了,再勘校改一次,就可以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