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心(白话 分别瑜伽品第六 第一段)

2024-04-15 15:04:1135:51 38
声音简介
原文: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于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白话文翻译:
那时,弥勒菩萨(慈氏菩萨摩诃萨)向佛提问:“世尊!菩萨们依据什么、安住于何处来在大乘佛教中修持止(奢摩他)和观(毗钵舍那)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当知道,菩萨们是依据假设存在的法和不放弃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誓愿来作为依据和安住处,从而在大乘佛教中修持止和观的。”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如世尊您所说,存在四种所缘境事:一是有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二是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三是事物边际的所缘境事,四是修行成就所得的所缘境事。在这四种中,哪些是止(奢摩他)的所缘境事?哪些是观(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哪些是两者共同的所缘境事?”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无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止(奢摩他)的所缘境事;有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观(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事物边际和修行成就所得这两种,是止和观共同的所缘境事。”
疑难字词解释:
慈氏菩萨摩诃萨:即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
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意为“止”,指通过禅定使心专注一境,不起杂念;毗钵舍那意为“观”,指在禅定的基础上用智慧观察事物真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中描述佛陀觉悟境界的术语。
所缘境事:指禅修时心识所缘取、认识的对象。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讲述了弥勒菩萨向佛请教关于大乘佛教中止(奢摩他)和观(毗钵舍那)的修持方法和所依据的所缘境事。通过佛的回答,我们了解到菩萨们是依据假设存在的法和不放弃无上正等正觉的誓愿来修持止和观的,并明确了四种所缘境事中哪些是止的所缘、哪些是观的所缘、哪些是止观共同的所缘。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止观修持来认识事物真相、提升心灵境界。
上文提到的四种所缘境事是佛教禅修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代不同的禅修对象和阶段。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四种所缘境事:
有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
这指的是禅修者在修观时,心里所模拟、想像出来的影像,并且用心去观察、分析这个影像。这个阶段的禅修者会对这个影像进行详细的拣择、寻思和伺察,以理解其本质和意义。这种所缘境事涉及到对影像的主动思考和分别,因此称为“有分别影像”。通过这种修观,禅修者能够培养起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和智慧。
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
与有分别影像相对,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是指禅修者在修止时,心中所呈现出的影像。在这个阶段,禅修者不再对这个影像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分析,而是让心自然地安住在这个影像上,达到一种平静、无分别的状态。这种所缘境事强调的是对影像的直观体验和心的寂静,不涉及语言文字的概念分别,因此称为“无分别影像”。通过这种修止,禅修者能够培养起内心的专注力和定力。
事物边际的所缘境事:
这指的是禅修者在修观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事物的边际或极限,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无常、空性等本质特征。这个阶段的所缘境事不再是具体的影像,而是对事物整体和宇宙真相的领悟。通过这种修观,禅修者能够超越对事物的执着和妄想,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境界。
修行成就所得的所缘境事:
这是指禅修者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修行成就和境界。这个阶段的所缘境事是禅修者自身修行成果的体现,包括内心的平静、智慧的增长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深刻洞察等。这种所缘境事是禅修者修行路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他们在佛教修行道路上的不断进步和提升。
综上所述,这四种所缘境事代表了佛教禅修中不同阶段和层次的修行对象和成果。它们相互关联、循序渐进,共同构成了佛教禅修的完整体系。
上文还提到无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止(奢摩他)的所缘境事,因为在这一阶段中,禅修者通过专注于呼吸、感觉或其他身体感受来平静内心,达到一种无我、无执的状态。这种境界下,禅修者的心识不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而是处于一种极度专注和平静的状态。因此,无分别影像被视为奢摩他所缘的境界之一。
有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观(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中,禅修者开始观察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并试图理解其本质和意义。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思想活动,逐渐认识到世界的虚幻和无常性。因此,有分别影像被视为毗钵舍那所缘的境界之一。
事物边际和修行成就所得这两种,是止和观共同的所缘境事。这是因为在这两个阶段中,禅修者不仅达到了无我、无执的状态,还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获得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这些理解包括了对事物边际的认识和对修行成就的感受。因此,这两个阶段被认为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共同所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种说法反映了佛教禅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也揭示了禅修者在不同阶段中所获得的体验和认识。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是四种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白话文翻译: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菩萨们如何依据这四种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来修求奢摩他和善巧毗钵舍那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就像我为诸菩萨所说的法是假设安立的,具体表现为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部经。菩萨们对于这些法要善听善受,语言要善通流利,内心要善于寻思,见解要善于通达。然后,在这样的善思惟法的基础上,独处空闲进行深入的思惟。接着,对于能够进行思惟的心,再持续不断地进行内心的思惟。由于这样正行并多安住于其中,身体会产生轻安,心灵也会产生轻安,这就叫做奢摩他。这样,菩萨就能修求奢摩他。”
“当菩萨们获得了身心的轻安作为所依之后,就能对于先前所善思惟的法,在三摩地(定境)中所呈现出的影像进行观察和理解,从而舍离心相(不再执着于心的表象)。然后,在这样三摩地影像所了知的义理中,能够进行正确的思择、最极的思择、周遍的寻思和周遍的伺察。这其中的忍(忍耐)、乐(喜悦)、慧(智慧)、见(见解)、观(观察),就叫做毗钵舍那。这样,菩萨就能善巧毗钵舍那。”
疑难字词解释:
三摩地:即定境,指禅修时心一境性,专注不散的状态。
身心轻安: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轻松、安适的状态,是禅修过程中的一种体验。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详细阐述了菩萨如何依据四种所缘境事来修求奢摩他和毗钵舍那。通过佛的解答,我们了解到修求奢摩他需要善听善受佛法、独处空闲进行深入思惟,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内心的思惟,从而达到身心的轻安。而善巧毗钵舍那则是在获得身心轻安的基础上,对于三摩地中所呈现的影像进行观察和理解,进而进行正确的思择和周遍的寻思伺察。这其中的忍、乐、慧、见、观等要素构成了毗钵舍那的核心内容。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提升心灵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文提到具体表现为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部经,是什么意思呢?
这些术语是佛教经典中的分类,合称为“十二部经”或“十二分教”。它们代表了佛教经典的不同形式和内容。以下是对这些术语的简要解释:
契经(sūtra):广义而言,是指所有佛教经典的统称。狭义上,它特指那些简洁叙述要点的散文集。
应诵(geya,又称重颂):这是一种以韵文形式重复前述散文部分内容的经典形式,用于帮助记忆和传唱。
记别:指佛为弟子们预记其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的因果、国名、佛名等事的经典。
讽诵:这是指佛教修行者以一定节奏和方式念诵经文,并在念诵过程中深入思考经文内涵的修行方式。
自说:这类经典是佛陀在无请求的情况下自然宣说的,通常不涉及具体的请法者。
因缘:解释事物生起、变化和消亡的主要条件和辅助条件的经典。在佛教中,因缘是理解万物相互关系的重要概念。
譬喻:通过比喻来解释佛教教义的经典,用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比拟深奥的佛法。
本事:讲述佛陀及弟子们过去世因缘事迹的经典。
本生:特指佛陀在过去世修行中所经历的种种事迹的经典。
方广:指那些阐述大乘佛教广大深奥教义的经典,内容广泛,包含诸多佛法真谛。
希法(或称未曾有法):记录佛陀及弟子们稀有、不寻常事迹的经典。
论议:这类经典主要是佛弟子们对佛法的讨论和辩论,旨在阐释和辨明佛理。
这些分类有助于系统地理解和组织佛教的庞大经典体系,每一部类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文学特点。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 “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白话文翻译: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如果诸位菩萨以心作为对象,内心思考心本身,直到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的所有作意,这应该被称为什么?”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不是奢摩他(止)的作意,而是与奢摩他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如果诸位菩萨在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之前,对于所思考的各种法在三摩地(定)中所缘的影像进行思考,这样的作意,又应该被称为什么?”
佛回答说:“善男子!这不是毗钵舍那(观)的作意,而是与毗钵舍那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疑难字词解释:
作意:在佛教中,作意指的是心识发动、产生意向或作用的心理活动。
身心轻安:指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轻松、安适的状态,是禅修过程中的一种体验,也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修持达到一定阶段后的表现。
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在修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过程中,与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但已经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朝着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方向前进。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在修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过程中,菩萨们可能会遇到的两种作意,即“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和“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这两种作意虽然不是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但它们是修持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表明菩萨们已经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朝着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方向努力。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修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渐进过程,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识别和把握这些关键阶段。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非有异、非无异。何故非有异?以毗钵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白话文翻译: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奢摩他(止)之道与毗钵舍那(观)之道,应该说它们是有差异呢,还是没有差异?”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该说它们既非完全有差异,也非完全没有差异。为什么说它们非完全有差异呢?因为毗钵舍那(观)所缘的境界,其实就是心作为所缘的对象。为什么说它们非完全没有差异呢?因为有分别影像并非奢摩他(止)的所缘对象。”
弥勒菩萨又向佛提问:“世尊!那些通过毗钵舍那(观)修持所进入的三摩地(定境)中所呈现的影像,与这个心,应该说它们是有差异呢,还是没有差异?”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该说它们没有差异。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影像仅仅是识(心识)的显现。善男子!我所说的识所缘的对象,其实也只是识自己所显现的。”
弥勒菩萨继续追问:“世尊!如果那些在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与这个心没有差异的话,那么这个心如何还能看见这个心自己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在这里,并没有一个实体能看见另一个实体的情况。然而,当这个心如此生起的时候,就有如此的影像显现。善男子!就像依靠一块善莹且清净的镜面,以物质为缘还能看见物质的本质,而说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影像,以及说离开了物质本质还有另外的影像显现,同样地,这个心生起的时候,也会有相似但有差异的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疑难字词解释:
善莹清净镜面:指非常明亮且清净的镜子,用来比喻心识的清明无杂。
质:指物体或事物的本质、实体。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探讨了奢摩他(止)与毗钵舍那(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心与三摩地中所行影像的关系。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既非完全相同也非完全不同,它们在心识的运作上有其特殊性。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三摩地中所呈现的影像其实是心识的显现,与心本身没有实质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心在修持过程中观察到这些影像。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心识的运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析:
这段对话深入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以及它们与心和三摩地中影像的关系。以下是对这段对话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释:
奢摩他(止)与毗钵舍那(观)的关系
佛在回答弥勒菩萨的提问时指出,奢摩他(止)与毗钵舍那(观)既非完全有差异,也非完全没有差异。这是因为两者在修行过程中有相互关联的部分,也有各自独特的侧重点。
相互关联:毗钵舍那(观)所缘的境界其实是心作为所缘的对象。这意味着在毗钵舍那的修行中,心是观察和觉知的对象。奢摩他(止)虽然侧重于内心的寂静和专注,但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毗钵舍那(观)的修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两个方面。
独特侧重点:奢摩他(止)并不以有分别影像为所缘对象。它更注重的是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的培养,通过止息内心的纷扰来达到寂静的境界。而毗钵舍那(观)则强调以智慧来观察和理解诸法的实相,包括心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三摩地中影像与心的关系
弥勒菩萨进一步询问了三摩地(定境)中所呈现的影像与心的关系。佛回答说这两者没有差异,因为这些影像仅仅是识(心识)的显现。这意味着在三摩地的修行中,所呈现的影像并不是独立于心的实体存在,而是由心识所产生的显现。
影像与心的同一性: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与心没有差异,说明了影像与心的紧密关系。这种同一性强调了心在修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影像只是心识的一种表现方式。
心识的显现:佛用“识所缘的对象也只是识自己所显现的”来解释这种关系。这意味着心识在修行过程中不仅是观察和觉知的对象,同时也是产生影像的主体。这种显现是依赖于心识的运作而存在的,没有心识的显现就没有影像的产生。
心如何看见自己?
弥勒菩萨最后追问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如果心与三摩地中的影像没有差异,那么心如何能看见自己呢?佛回答说并没有一个实体能看见另一个实体的情况,而是当心生起的时候就有相应的影像显现。这里涉及到了佛教修行中的深层哲学思考。
非实体性的看见:佛指出并没有一个实体能看见另一个实体的情况。这意味着在佛教修行中,“看见”并不是指物质意义上的视觉感知,而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觉知和理解。这种觉知和理解是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感官的直接感知。
心与影像的相互依存:虽然心与影像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它们在修行过程中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心的生起会引发相应的影像显现,这种显现是依赖于心的状态和运作而存在的。同时,影像的显现也会反过来影响心的状态和运作,促进修行者更好地觉知和理解自己的内心。
综上所述,这段对话揭示了佛教修行中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心与三摩地中影像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概念在修行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概念,修行者可以逐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实现解脱和觉悟的目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

电影是什么?自电影问世以来众说纷纭,如认为“电影是艺术”“电影是工业”“电影是意识形态”等。1930年代,中国电影人就曾围绕“电影明显地成为艺术的一部门”“电影...

by:夏霏霏霏霏oo

心灵影像的力量

让你不得不心想事成,而且不必和自己硬拼

by:33分享

AV影像史

这是一本比较老的书,但是却客观地梳理了日本AV的影像历史

by:珍熹爱你

影像背后的历史|历史影像赏析

讲述历史影像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是一张充满深刻历史内涵的专辑,以一段历史事件为灵感来源,将历史影像背后的真实故事呈现给听众。这张专辑将带领你穿越时光,感受到那些被...

by:爱历史官网

现代人心灵影像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他们被现实的大潮裹挟,被世俗的风雨吹打,被繁华的生活遗忘,被光鲜的表面遮蔽,由于他们大多是...

by:山西春秋电子书

影像操场

荧幕上闪烁的影像,是运动着的世界切片,是记忆交错的时间之旅,也是善恶树上的智慧果实。选择娱乐至死还是保持思考?你说了算。欢迎来到VCD影促会线上播客影像操场,与...

by:VCD娘

白话四圣心源

不要纠结于我个别语音的不清楚,因为我带了牙套,口腔溃疡满嘴都是,所以有些词发音不太准,即使这样我已经录了很多遍了。而且我这个牙套要戴至少两年,所以短时间之内口齿...

by:MAY红姨_上海

医学影像学

医学生医学影像学学习

by:十一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