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所緣境事 评析 分别瑜伽品第六 第一段

2024-04-16 16:41:1661:27 46
声音简介
白话文:
那时,弥勒菩萨(慈氏菩萨摩诃萨)向佛提问:“世尊!菩萨们依据什么、安住于何处来在大乘佛教中修持止(奢摩他)和观(毗钵舍那)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当知道,菩萨们是依据假设存在的法和不放弃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誓愿来作为依据和安住处,从而在大乘佛教中修持止和观的。”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如世尊您所说,存在四种所缘境事:一是有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二是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境事,三是事物边际的所缘境事,四是修行成就所得的所缘境事。在这四种中,哪些是止(奢摩他)的所缘境事?哪些是观(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哪些是两者共同的所缘境事?”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无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止(奢摩他)的所缘境事;有分别影像的这一种,是观(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事物边际和修行成就所得这两种,是止和观共同的所缘境事。”
评析:
瑜伽师地论中有表述
一、什么是有分别影像呢?
这是指,当某人听闻正法,或者接受教授教诫,并以此作为依托,或者通过看见、听见以及思维分别,对所了解的事物形成了相似的印象。然后,他通过三摩呬多地的毗钵舍那行,对这个影像进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
对这个影像进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是佛教修行中深入认知事物的一种过程。
首先,“观察”是指对所缘的影像进行仔细、全面的审视。这不仅仅是表面的看,而是要用心灵去洞察,去发现影像中的各种特征和细节。
其次,“简择”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所缘影像进行筛选和分辨。通过简择,修行者能够识别出影像中的真实部分和虚假部分,进一步接近事物的本质。
接着,“极简择”则是对所缘影像进行更为深入、精细的筛选和分辨。这一步要求修行者具备更高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洞察到影像中更为微妙和深层的含义。
然后,“遍寻思”是对所缘影像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推究。修行者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对所观察到的影像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解,从而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最后,“遍伺察”是在遍寻思的基础上,对所缘影像进行更为细致、周密的审视和观察。这一步要求修行者具备更为敏锐和深邃的洞察力,能够发现影像中更为隐蔽和微妙的特征。
总的来说,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是一个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修行者能够逐渐揭示出所缘影像的真实面貌和内在本质,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修行境界。这个过程体现了佛教对于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视,也是修行者追求真理和觉悟的必经之路。
所知事同分影像:这是指,当修行者依据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作为依托时,他们能够使三摩呬多地的作意(即专注的意念)现前。于是,他们对于这些法则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即对于所了解的事物产生了胜解(殊胜、正确的理解)。在那一刻,他们对于这些所知事,就像是现场领受并深刻理解一样进行思维。虽然这些所知事并非真正现场展现在他们面前,也并非是他们之前接触过的同类事物,但是由于三摩呬多地的胜解领受,以及相似的作意领受,这些所知事仿佛在他们心中清晰地显现出来。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称之为“所知事同分影像”。
修观行者,为了探求事物的本性,会在所了解的事物中观察并审定其功德与过失。这就是所谓的“有分别影像”。
那么,什么是无分别影像呢?
当修行者已经受取并形成了上述的影像之后,他们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相反,他们会对这个所缘的影像使用奢摩他行来使自己的心达到寂静的状态。这具体体现在九种行相上,使得心能够安住:首先是令心“内住”,即让心从外散的状态中收回;接着是“等住”,使心持续、稳定地住于所缘;然后是“安住”,即心安稳地住于所缘,不再动摇;再者是“近住”,意味着心非常接近所缘,与其紧密相连;接着是“调伏”,将心中的烦恼和杂念调伏下去;然后是“寂静”,即心达到了一种非常安静、平静的状态;之后是“最极寂静”,心达到了极致的寂静,没有任何扰动;接着是“一趣”,心完全专注于所缘,没有其他的趋向;最后是“等持”,即心在所缘上保持平等、持续的专注。
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对所缘的影像形成了“无分别影像”的所缘,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单纯地安住于这个影像上,不再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分别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无分别影像”。
三、事边际性是什么呢?
事边际性指的是所缘对象的所有性质和特征的总和,这包括“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两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尽所有性呢?
尽所有性,就是指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征。具体来说,色蕴之外没有其他的色,受、想、行、识四蕴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受、想、行、识;一切有为的事物,都可以被五法(即色、受、想、行、识)所摄尽;一切诸法,都可以被界(即十八界)和处(即十二处)所摄尽;一切所知的事,都可以被四圣谛所摄尽。这就是所谓的尽所有性。
接下来,什么是如所有性呢?
如所有性,是指事物的真实性、真如性。这种真实性可以通过四种道理来具体阐述,即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和法尔道理。简单来说,观待道理是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道理是解释事物的作用和功能;证成道理是通过推理和证明来确立事物的真实性;法尔道理则是说明事物本来就如此的道理。
当一个人进入初静虑(初禅)的状态时,他就能够体验到初静虑所带来的内心平静与喜悦,并感知到初静虑所特有的境界。随着修行的深入,当他进入第二静虑(二禅)、第三静虑(三禅)和第四静虑(四禅)时,他同样会分别体验到这些静虑层次所带来的不同内心感受和境界。
继续修行,当他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时,他会在这些定境中获得更为深邃的体验。在每个定境中,他都能直接感知到那个定境所特有的认知和感受。
备注:
后人其他的解释:
浅谈四禅八定(释顿翰)
一、何谓四禅八定
四禅八定是佛教对色界四种禅定和无色界四种空定的合称。
佛教根据众生的不同特点,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欲界——受情欲影响较重的昏散世界。
色界——远离情欲陋习,但仍保留有物质形态(色法)的禅定世界。
无色界——远离色界物质形态,唯有灵明觉知存在的禅定世界。
色界分为四个层次: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界分为四个层次: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色界定并不稳定,只是熄灭了欲界的散乱和妄想,但仍有色法存在,因此称为色界定。无色界定是在身心的感受上尽了色、受、想、行、识五阴,唯有灵明的觉知存在,但没有色法的存在,所以称为无色界定。
二、色界定
初禅:修行的功夫不是打坐坐出来的,但修行用功的方法包含了打坐。禅又称为静虑。修习坐禅首先要做好调身、调息、调心,端正坐姿,呼出体内浊气,通过“止观”把心收摄住。“止”是熄灭妄念,专心于一点,将心定在一个境上。“观”是观照之意。“止”是为了定,“观”是为了慧。当身体的坐姿、呼吸、心念三方面调好以后,在静坐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轻松舒适,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会自动保持平衡,犹如有一种力量在扶助着身体,这时候坐多久都不会有疲倦感。这种现象称为“持身法”。
进入初禅的时候,首先感觉身体逐渐消失,不存在了;接着是呼吸逐渐微细;再接下来会发现自己的念头逐渐减少,不存在了。佛门里通常将这个过程划分为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四个步骤。进入四禅八定的每一个根本定之前的中间过渡阶段,都称作未到地定,或称作中间定、默然定、转寂心。
当身心空掉,逐渐进入初禅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一股能量逐渐产生并在体内运转。这股能量可能从头部产生流向全身,也可能从腰部或腿部产生流向全身。伴随着能量的运转,有种种胜妙的境界会出现,主要有觉、观、喜、乐、一心这五种,称五支功德。支是支持的意思,指初禅的禅定功夫主要靠这五种力量的支持才能保持稳定。这五支功德进一步细分为空、明、定、智、喜、乐、善心、柔软、解脱、境界相应十种功德,这就是初禅八触中动触的现象。初禅八触是动、痒、冷、暖、轻、重、滑、涩,还有一种是掉、猗、冷、热、浮、沉、坚、软。这两组八触现象基本相同,但仔细分析判断还有一定的差异。在静心修禅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这些触动现象,说明你已证入初禅。
触是根据六根对六尘而言的,如眼看色、耳闻声、舌尝味、鼻嗅气、身接触,这是身体受到触动的意思。证得初禅时,这十六种触动现象未必都会出现,只要出现其中几种,就说明你证入初禅了。因为这十六种触动现象中任何一种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空、明、定、智……等十种功德的出现。这些触动现象的产生源于自己的清净心,保持一颗清净心要通过修习数息观等方法,将自心调和得非常柔软、细致,使自己进入到禅定的状态。色界的禅定功夫在欲界的身体中产生,并住持在欲界的身体之中。当禅定的力量与身体合一,色界清净精细的物质能量,在粗浊的欲界物质能量构成的身体中产生,这种现象在《大智度论》中称为“色界四大造色,于欲界身中”。此时,粗细两种力量在体内交融。在初禅阶段由于融合得不够稳定,有排斥和阻碍的因素存在,因此产生了十六种触受现象。
初禅名“离生喜乐地”,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觉、观、喜、乐,一心,这五种境界感受。
二禅:经历了初禅的八触功德相及禅态的感受后,即进入了中间定,也叫转寂心或退禅地。在这单纯的静心中,既已失先前的初禅境界,又未进入二禅的禅态。假使心生忧悔,便连单纯的静寂心也会失去。如能不悔,则内净即发,不再受纳八触的分别。所以又称一识定。此刻混四大色成一净色,照心转净,与善俱发,便进入了二禅的禅态。二禅名“定生喜乐地”,其主要特点是内净、喜、乐、一心,这四种鲜明的境界感受。
三禅:因二禅的喜是阵发性的,而所生之乐又不稳定,所以在二禅的禅态中,应呵责喜的过失,不著其相。喜动消失后,便进入未到地定,在此定中忽发三禅。三禅的觉受是乐。与三禅同时生起的乐,既非以法转妙,也非依喜生乐。三禅之乐充满全身所有的毛孔,所谓大乐充遍全身,此禅妙乐最易令人耽著。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其特点是舍、念、慧、乐、一心,这五种鲜明的境界感受。
四禅:三禅虽然妙乐无比,但是相对于苦而受乐,若能去除对乐的耽著心,即能离开乐的觉受,进入未到地定,进而进入四禅不动定。此四禅乃色法转妙,不被苦乐境界所动,叫做不动定。在此定中,定法安稳,呼吸完全断除,心脏脉搏的跳动处于非常缓慢的“脉住”状态,无苦也无乐。此乃绝诸妄想,正念坚固,心灵空明寂静,犹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事万物显现无遗。四禅名“舍念清净地”,其特点是不苦不乐、舍、念、一心,这四种鲜明的境界感受。
三、无色界定
空无边处定:到达四禅的境界,身心仍受色法的系缚,观察己身犹如虚空般无有形质,内外通彻,由于一心念空,如蚕破茧而出,进入虚空而住,与空无边相应。此乃由修慈无量心而得进入。处于空无边处的心理活动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离色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灭除了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和不可见无对色。感受是与虚空相应,心中明净,无碍自在。
识无边处定:修行达到空无边处定后,识心遍缘虚空,虚空无边,识心分散,使得定心开始动摇,舍弃外缘取虚空,转向内缘取内识,对心识乃生无边之解,心识相应,住于内识而寂静不动。此定需修悲无量心方可进入,主要特点是舍空缘识。主观感受与识相应,清澈寂静,心识明利,只见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
无所有处定:修行达到识无边处定后,发觉心所缘的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无量无边,能破坏定力,三世心和合假有,并非真实,舍去识处,乃对无所有处产生寂静自在的心念,观心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时,安住于无所有之中,此定需修喜无量心而得进入。处于无所有处定,此乃舍空与识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处。此时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住寂静。
非想非非想处定:进住无所有处,仍觉不够寂静,欲求非想非非想处的寂静境界,便舍去前识无边处定的有想,又舍去前无所有处的非想,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此定由修舍无量心而得进入。处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此乃不见有无,怡然清净。
2、明一法师也解释了这个版本
四禅八定在佛经里面讲的地方很多,因为语言定义的关系很难理解。这里是用现代语言描述的四禅八定,仅供大家参考。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刚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腿痛,身体不正,东倒西歪,这是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扶直,这是有心去造做的,而且连呼吸也不顺畅。
这样,我们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段时间,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
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定--欲界定。
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到地定: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即进入未到地定。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到地定,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到地定,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禅定,既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升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升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去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
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去的回忆来分别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把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的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又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白话文: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菩萨们如何依据这四种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来修求奢摩他和善巧毗钵舍那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就像我为诸菩萨所说的法是假设安立的,具体表现为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部经。菩萨们对于这些法要善听善受,语言要善通流利,内心要善于寻思,见解要善于通达。然后,在这样的善思惟法的基础上,独处空闲进行深入的思惟。接着,对于能够进行思惟的心,再持续不断地进行内心的思惟。由于这样正行并多安住于其中,身体会产生轻安,心灵也会产生轻安,这就叫做奢摩他。这样,菩萨就能修求奢摩他。”
“当菩萨们获得了身心的轻安作为所依之后,就能对于先前所善思惟的法,在三摩地(定境)中所呈现出的影像进行观察和理解,从而舍离心相(不再执着于心的表象)。然后,在这样三摩地影像所了知的义理中,能够进行正确的思择、最极的思择、周遍的寻思和周遍的伺察。这其中的忍(忍耐)、乐(喜悦)、慧(智慧)、见(见解)、观(观察),就叫做毗钵舍那。这样,菩萨就能善巧毗钵舍那。”
评析:
弥勒菩萨的问题涉及到佛教中两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以及它们与所缘境事的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底层根因入手,逐步展开思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奢摩他,意为寂止,即专注一心入定,通过收摄自己的身心,使心念止息不再散乱,达到内心的寂静。毗钵舍那则意为观,是修行者以智观如实观察诸法,看到诸法的本来面目,即无生、无相,从而舍离诸法,离分别。
接下来,我们要理解所缘境事。所缘境就是在心里模拟、想像一样东西,然后用心钉住这个影像,不让它晃动、消失。在修行的过程中,所缘境事是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培养定力的重要工具。
现在,我们来回答弥勒菩萨的问题。菩萨们如何依据这四种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事,来修求奢摩他和善巧毗钵舍那呢?
对于奢摩他的修求:菩萨们可以选择一个所缘境事,例如佛像、莲花等,然后专注于这个影像,将心念完全投注于其上,不被外界所干扰。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坚持,菩萨们可以逐渐培养出深厚的定力,使内心达到寂静的状态。这就是修求奢摩他的方法。
对于毗钵舍那的善巧:在修得奢摩他的基础上,菩萨们可以进一步观察所缘境事的本质。例如,当菩萨们专注于佛像时,他们可以尝试去洞察佛像背后的含义和象征,理解佛法的深奥道理。通过这种观察和理解,菩萨们可以逐渐领悟到诸法的实相,即无生、无相、无我、无所执着。这就是善巧毗钵舍那的体现。
白话文: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就像我为诸菩萨所说的法是假设安立的,具体表现为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部经。菩萨们对于这些法要善听善受,语言要善通流利,内心要善于寻思,见解要善于通达。然后,在这样的善思惟法的基础上,独处空闲进行深入的思惟。接着,对于能够进行思惟的心,再持续不断地进行内心的思惟。由于这样正行并多安住于其中,身体会产生轻安,心灵也会产生轻安,这就叫做奢摩他。这样,菩萨就能修求奢摩他。”
评析:
佛对弥勒菩萨的解答,详细阐述了菩萨如何修求奢摩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和步骤。以下是对佛所说内容的进一步解读:
首先,佛提到他为诸菩萨所说的法是“假设安立”的,这意味着这些法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不同情境和修行者的需要而灵活设立的。这些法具体表现为十二部经,涵盖了佛教教义的各个方面。菩萨们对于这些法要“善听善受”,即要用心倾听、深入理解,并愿意接受这些法的教导。
具体表现为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部经。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诸经中有人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有人认为除记莂、自说、方广外,其余九部皆属小乘经;也有人认为除因缘、譬喻、论议外,其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人以为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为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种藏中,古往今来亦有不同的说法。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

其次,佛强调了语言、内心和见解在修求奢摩他过程中的重要性。菩萨们需要“语言善通流利”,这有助于他们准确表达和理解佛法;“内心善于寻思”,则能够深入思考佛法的深奥含义;“见解善于通达”,则能够洞察诸法实相,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接下来,佛指出菩萨们应该在善思惟法的基础上,“独处空闲”进行深入思惟。这意味着在修行的过程中,菩萨们需要远离喧嚣和干扰,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思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菩萨们可以更加专注地思考和理解佛法。
然后,佛提到对于能够进行思惟的心,“再持续不断地进行内心的思惟”。这一步骤强调了持续努力和深入探索的重要性。菩萨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其中的问题和障碍,并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最后,佛指出由于这样正行并多安住于其中,身体和心灵都会产生轻安的感觉,这就是奢摩他的表现。奢摩他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菩萨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悟佛法,并在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进。

白话文:
弥勒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如果诸位菩萨以心作为对象,内心思考心本身,直到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的所有作意,这应该被称为什么?”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不是奢摩他(止)的作意,而是与奢摩他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如果诸位菩萨在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之前,对于所思考的各种法在三摩地(定)中所缘的影像进行思考,这样的作意,又应该被称为什么?” 佛回答说:“善男子!这不是毗钵舍那(观)的作意,而是与毗钵舍那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评析:
弥勒菩萨与佛的对话深入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两种重要作意: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和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这两种作意与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
首先,当弥勒菩萨询问以心为对象、内心思考心本身,直到还未获得身心轻安的作意应如何称呼时,佛指出这不是奢摩他的作意,而是与奢摩他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这意味着这种作意虽然与奢摩他有关联,但还未达到奢摩他那种专注一心、寂静不动的境界。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奢摩他的理解和准备阶段,是修行者在追求奢摩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
其次,弥勒菩萨进一步询问在还未获得身心轻安之前,对于所思考的各种法在三摩地(定)中所缘的影像进行思考的作意应如何称呼。佛回答说这不是毗钵舍那的作意,而是与毗钵舍那相应的、随顺其理解的作意,称为“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同样地,这种作意虽然与毗钵舍那有关联,但还未达到毗钵舍那那种如实观察诸法、离分别的境界。它更多的是一种对毗钵舍那的理解和准备阶段,是修行者在追求毗钵舍那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和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都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们分别代表了修行者对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理解和追求,虽然还未达到这两种修行方法的最高境界,但为修行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修行的路径和方法。通过这两种作意的培养和深化,修行者可以逐渐接近并最终实现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境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法律法规|评析|刑事案例辩护

目录渎职类破坏社会主义贪污贿赂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序侵犯公民人身侵犯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类前言

by:旭儿xuer_8号剧社

著作权案例评析

编辑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用书

by:幸福流浪幸福流浪

破产法案例评析

破产法案例评析民商法系列丛书(徐辉、冀宗儒编著)

by:深圳杨律师

《千家诗》及诗文评析

《千家诗》和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同是最流行的古典诗歌选读本,而且它们比后者成书更早,影响也很大。明清以后,许多诗人都是从学习《千家诗》开始步入诗坛,至今...

by:沐沐i讲故事

道德经原文解读及评析

道德经老子李耳著《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

by:捉耗子的猫

评析版: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系统介绍初始访谈过程及理论依据的书籍,是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分析案例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共十章。第一、二章着重介绍了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治...

by:哆啦a梦喵

战国策白话文及评析点评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

by:八戒大杂烩

唐诗三百首评析与译文

大家好,我是林佳松鹤,为大家朗读唐诗三百首。

by:林佳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