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恶荀子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对吗?
1个回答2024-02-24 21:34

对的,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

荀子画像:

《性恶篇》中,荀子通过采用问答式行文的方式,并以人的物质欲求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首先对其主张的人之性恶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对孟子所主张的性善之论予以批判,进而引出通过实施何种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恶的属性得以改善。他指出,为了使人性之恶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培养。

有贤之士作为国君治国的难能人才,可以帮助国君制定行为标准,并作出表率,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德行高尚之人作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优能之人,对引领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贤能之士与德行高尚之人可谓是改善人性恶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改善人性本恶上,荀子还特别强调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对于改善人性本恶,使人趋善,可谓是精华。因此,荀子认为改善人性恶,最本质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荀子对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不要说人性本恶。。)
1个回答2024-02-29 04:01

性本恶的主张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关于人之初性本恶的话,和翻译。
1个回答2022-07-02 11:01
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翻译:人性是邪恶的啊,那些善良的人都是伪装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吗?他的哪些话反映了“性恶论”?
1个回答2024-02-27 04:40
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荀子《性恶论》
2个回答2022-12-28 07:00
荀子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荀子主张性恶论
认为人本性为恶
和孔子的“人之初
性本善”相反
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本恶?
3个回答2023-03-07 00:01
因为荀子认为,那些经过教化的人往往都心地善良,而那些凶恶的人往往没有经过教化。
荀子为何说“人性本恶”?
2个回答2022-07-08 05:05
荀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的学习来改善恶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恶还是人之初,性本善呢?前者是荀子提出,后者是孔子提出)
3个回答2022-09-01 10:28
“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的人性观,该观点是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即人是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本性就具有凶恶一面。所以,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凶恶的本能。所以荀子所倡导的是:人一生下来就要通过教育来抑制人的天生本能之恶。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人性观,该观点是从人的思维角度出发,即人是有思维的,而思维是经后天发展并完善的。所以,人一生下来,思维是空白的,也是善良的。所以孟子所倡导的是:人一生下来就要规范人的思维,使之学习从善的知识,进而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
请问《荀子·性恶篇》
1个回答2022-08-28 12:31
贴中“存”是“孝”字之误。这几句话是说,妻儿都有了,对双亲的孝就衰减了;欲望得到满足了,对朋友的诚信就衰减了;官爵傣禄满盈(到顶了),对君主的忠心就衰减了。
荀子是怎么论证”性恶论“的?
1个回答2022-09-26 12:48
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