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奢摩他(白话 分别瑜伽品第六 第三段)

2024-04-25 15:20:0075:49 31
声音简介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为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缘于各别契经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及趣向彼、若临入彼,此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又向佛提问:“世尊!您之前提到了缘别法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以及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那么,什么是缘别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什么又是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呢?”
世尊!关于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和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解释如下:
一、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指针对个别契经等法进行修行的方法。奢摩他,意为“止”,即摄心住于缘,使心远离散乱;毗钵舍那,意为“观”,即用具足正慧抉择诸法。在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修行中,修行者会专注于每一部契经或每一种法,深入思维其义理,通过止和观的修行方法,达到对个别契经或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二、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则是指针对一切契经等法进行总体思维的方法。在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修行中,修行者会将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堆、一分、一聚进行总体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修行者洞察一切法的真如本性,趋向于菩提、涅槃等解脱境界。通过奢摩他的修止和毗钵舍那的修观,修行者能够在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佛法,从而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善男子!对于菩萨们来说,如果他们选择针对个别的契经或其他佛法进行深入的禅修和思维,即专注于每部经文的义理,通过奢摩他(专注一心)和毗钵舍那(深入观察)来修行,这种方式就被称为“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而如果他们选择将一切契经等佛法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将它们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一堆、一类或一组来深入思维,并认识到这些法都是随顺真如、趋向真如、即将证入真如的,也都是随顺菩提(觉悟)、随顺涅槃(解脱)、随顺转依(转变和提升)以及趋向或即将证入这些境界的,同时这些佛法都在宣说无量无数的善法。当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并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时,这种方式就被称为“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简单来说,“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专注于每一部契经进行修行的方式,而“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则是将一切佛法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修行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菩萨们在修行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悟佛法。
疑难字词解释:
缘别法:指的是针对不同的、个别的法(事物或现象)进行修持。
缘总法:指的是将一切法视为一个整体或集合来进行修持。
契经等法:契经是佛教经典的一种,这里泛指所有的佛教经典和教法。
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真如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法的真实本性。随顺真如等词语表示逐渐接近、趋向或即将进入这种真实本性的状态。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和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区别和含义。
综上所述,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和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分别代表了针对个别法和总体法的不同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佛教禅修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修行者提升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通过佛与慈氏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在佛教禅修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法或整体的法进行修持,这两种修持方式各有特点。缘别法的修持方式更加具体和细致,而缘总法的修持方式则更加注重整体性和普遍性。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修行中运用这些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又说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缘各别契经乃至各别论义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当知是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慧所照了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乃至所受所思,当知是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您提到了缘小总法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缘大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以及缘无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那么,什么叫做缘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什么叫做缘大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又什么叫做缘无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如果修行者将各个不同的契经乃至各个不同的论义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惟,那么这种修持方式就被称为缘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如果修行者是将所有所受所思的契经等法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更大的整体来进行思惟,而不是针对各个不同的法,那么这种修持方式就被称为缘大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如果修行者是将无量如来的法教、无量的法句文字、以及无量后续智慧所照了的一切法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无量大的整体来进行思惟,而不是仅仅针对所受所思的法,那么这种修持方式就被称为缘无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
疑难字词解释:
缘小总法:指将各个不同的法(事物或现象)集合起来,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整体来进行思惟。
缘大总法:指将所有所受所思的法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更大的整体来进行思惟。
缘无量总法:指将无量多的法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无量大的整体来进行思惟。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缘小总法、缘大总法和缘无量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含义和区别。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在佛教禅修中,修行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层次,选择不同的修持方式。缘小总法适合初学者或对某一具体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缘大总法适合对佛教整体教义有了一定了解的修行者;而缘无量总法则适合对佛教教义有深入理解,并希望进一步拓宽视野的修行者。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修行中运用这些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齐何名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一者于思惟时刹那刹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菩萨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说是得到了缘总法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由五个缘故,可以知道菩萨得到了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第一,在思惟的时候,能够刹那刹那地融销一切粗重的所依,即消除内心的粗重烦恼;第二,能够远离种种妄想,得到乐法之乐,即享受修行佛法所带来的快乐;第三,能够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即理解十方世界无差别的本质,以及无量无边的佛法光明;第四,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即修行者的所有行为都能达到圆满,与清净的佛法相应,而且无分别的相状能够恒常显现在前;第五,为了令法身得成满的缘故,能够摄受后后转胜妙的因,即为了成就圆满的法身,能够不断摄取更加殊胜微妙的修行因缘。”
疑难字词解释: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指针对一切法的总体进行修行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
刹那刹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指在极短的时间内,逐渐消除内心的粗重烦恼和执着。
离种种想,得乐法乐:指远离各种妄想和杂念,从而体验到修行佛法所带来的内心安乐。
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指理解到十方世界(即所有方向、所有空间)的无差别本质,以及佛法无量无边的光明和智慧。
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指修行者的所有行为都能与清净的佛法相应,达到圆满无缺的境界,并且这种无分别的相状能够恒常显现在修行者的眼前或心中。
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指为了成就圆满的法身(即佛的法性之身),修行者需要不断摄取更加殊胜微妙的修行因缘和条件。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菩萨得到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标准和境界。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需要达到五个方面的成就:消除粗重烦恼、享受乐法之乐、理解十方无差别相与无量法光、行为圆满与清净相应、以及为成就法身而摄取殊胜因缘。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修行的高层次境界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鼓励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和境界。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乃名为得。善男子!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对于缘总法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我们应该从哪里认定为已经通达?又从哪里认定为已经得到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开始,可以称为已经通达了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而从第三发光地开始,则可以称为已经真正得到了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善男子!对于初学的菩萨来说,他们也应该在这方面随学作意,虽然他们的成就还未达到值得赞叹的程度,但也不应该因此懈怠放弃。”
疑难字词解释: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指的是针对一切法的总体进行修行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
初极喜地、第三发光地:这些是佛教中关于菩萨修行境界的分类。初极喜地是菩萨修行的初级阶段,此时菩萨开始通达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第三发光地则是更高的修行境界,此时菩萨可以称为真正得到了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的通达和得到的标准。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从初极喜地开始可以认定为已经通达了缘总法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而从第三发光地开始则可以认定为已经真正得到了。同时,佛也鼓励初学的菩萨不要懈怠放弃,要持续努力修行。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修行的阶段和目标,以及如何在实际修行中持续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惟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于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惟伺三摩地,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白话文翻译:
弥勒菩萨又向佛提问:“世尊!关于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如何称呼那些具有寻伺(即有意识的搜寻和观察)的三摩地(定境)?如何称呼那些没有寻只有伺的三摩地?又如何称呼那些既没有寻也没有伺的三摩地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对于所取的寻伺法相,如果修行者在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中有粗糙明显的领受和观察,那么这就被称为有寻有伺的三摩地。如果对那些法相,修行者虽然没有粗糙明显的领受和观察,但却有细微的光明念(即微弱的意识活动)在领受和观察,那么这就被称为无寻惟伺的三摩地。如果对于所有的法相,修行者都没有任何作意(即没有有意识的搜寻和观察)的领受和观察,在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中,那么这就被称为无寻无伺的三摩地。”
疑难字词解释:
寻伺:在佛教中,“寻”指粗略的、有意识的搜寻或思考;“伺”指细微的、潜在的观察或等待。两者都属于意识的活动。
三摩地:即定境,指修行者通过禅修达到的一种稳定、专注的心灵状态。
作意:指有意识的、故意的心理活动,如搜寻、观察等。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详细描述了三种不同的三摩地(定境)——有寻有伺、无寻惟伺和无寻无伺。这三种定境主要区别在于修行者在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中对法相的领受和观察程度。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转变,反映了修行者在禅修过程中的心灵逐渐净化和平静的过程。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佛教禅修的层次和境界,以及如何在实际修行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禅修水平。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于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提问:“世尊!什么是止相?什么是举相?又什么是舍相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当内心感到散乱不安,或者担心会散乱时,通过意念去关注那些令人感到厌恶的事物,以及在这种关注之后的无间断的意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止相。当内心感到沉重压抑,或者担心会沉陷时,通过意念去关注那些令人感到欢喜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应的心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举相。而当修行者在一味地追求止的境界、或是一味地追求观的境界、或是在两者交替运转的修行道路上,被两种随烦恼(即掉举和沉没)所染污时,那些没有刻意努力的意念活动,以及心灵自然运转中的所有意念,这就是所谓的舍相。”
疑难字词解释:
止相:指通过特定的作意(意念活动)来平息内心的散乱和掉举(不安静、浮动)的状态。
举相:指通过特定的作意来提振内心,防止其沉没(陷入昏沉、不活跃)的状态。
舍相:指在修行过程中,当内心被烦恼所染污时,通过一种无功用的、自然的意念活动来舍弃这些烦恼的状态。
作意:即意念活动,指修行者在禅修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一向止道、一向观道、双运转道:分别指专注于止(平静)的修行道路、专注于观(洞察)的修行道路,以及止观交替运转的修行道路。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止相、举相和舍相的含义和作用。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在佛教禅修中,修行者需要根据自己内心的状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作意方法来调整和平衡自己的心境。止相和举相是两种相对的调整方法,分别用于平息内心的散乱和提振内心的活力;而舍相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境界,要求修行者在面对烦恼时能够保持一种无功用的、自然的意念活动,从而舍弃这些烦恼。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禅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修行中运用这些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知法?云何知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彼诸菩萨由五种相了知于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云何为名?谓于一切染净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设。云何为句?谓即于彼名聚集中,能随宣说诸染净义依持建立。云何为文?谓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于彼各别了知?谓由各别所缘作意。云何于彼总合了知?谓由总合所缘作意。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为知法,如是名为菩萨知法。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又向佛提问:“世尊!那些修持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的菩萨们需要知法和知义。那么,他们应该如何知法?又如何知义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这些菩萨通过五种相来了知于法:一是知名,二是知句,三是知文,四是知别,五是知总。那么,什么是名呢?名就是对于一切染污和清净的法中,所建立的自性概念的一种假设或称呼。什么是句呢?句就是在这些名的聚集中,能够随顺宣说各种染污和清净法的意义,并依据这些意义来建立。什么是文呢?文就是名和句所依止的字。如何对这些法有各别的了知呢?这是通过各别所缘的作意来实现的。如何对这些法有总体的了知呢?这是通过总体所缘的作意来实现的。这样总括起来,就称为知法,这就是菩萨们知法的方式。”
疑难字词解释:
名:在佛教中,“名”指的是对于事物或概念的一种称呼或标签,是对事物自性的一种假设。
句:在佛教文献中,“句”指的是由多个“名”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句或段落。
文:这里指的是构成名和句的基础元素,即字或词汇。
别:指的是对事物或概念进行个别、具体的理解和认知。
总:与“别”相对,指的是对事物或概念进行总体、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主要阐述了菩萨如何知法和知义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知法”的详细解释。通过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了解到知法包括了对名、句、文、别、总的全面理解。这不仅是对佛教经典和教义的深入理解,更是对宇宙万法本质和真相的探寻。这种知法的过程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这段对话也体现了佛教对于知识和智慧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修行者全面、深入学习的要求。
原文: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 “善男子!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
白话文翻译:
佛说:善男子啊,这些菩萨们通过十种相来彻底领悟佛法中的‘义’。首先,他们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所有性质,即‘尽所有性’;其次,他们能够明晰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质,即‘如所有性’;第三,他们了解如何去获取佛法真谛,即‘能取义’;第四,他们真正理解了所获取的佛法意义,即‘所取义’;第五,他们知道如何确立和解释佛法的教义,即‘建立义’;第六,他们懂得如何将这些教义应用于修行与生活,实现佛法的实际效用,即‘受用义’;第七,他们了解世俗的颠倒见解,即‘颠倒义’;第八,他们领悟了佛法中不颠倒的真理,即‘无倒义’;第九,他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因无明而受到的污染,即‘杂染义’;最后,他们体悟到佛法所带来的清净解脱,即‘清净义’。”
(备注:以下是从认知心理学术语角度出发,对上述佛经进行重新翻译的白话文,以备参考:
“善良的人啊,这些菩萨们通过十个认知层次来深入理解和领悟佛法中的真谛。首先,他们能够全面把握事物的所有属性和特征,这类似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概念全面理解,即‘尽所有性’。其次,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本原,这类似于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即‘如所有性’。第三,他们了解如何获取知识和信息,这涉及到信息的感知和注意过程,即‘能取义’。第四,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的含义,这涉及到语义理解和加工,即‘所取义’。第五,他们知道如何构建和阐释知识体系,这类似于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构建和整合,即‘建立义’。第六,他们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实现知识的有效运用,这涉及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即‘受用义’。第七,他们能够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认知,这类似于认知心理学中的错误检测和修正机制,即‘颠倒义’。第八,他们能够理解并坚守真理,不受错误认知的干扰,这体现了坚定的认知信念和批判性思维,即‘无倒义’。第九,他们能够辨识和区分各种混杂的信息和影响因素,这涉及到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即‘杂染义’。最后,他们能够追求内心的清净和明晰,摆脱世俗的干扰和束缚,这体现了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即‘清净义’。”
以下白话文翻译尝试将佛教中的修行境界与认知心理学的术语相结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菩萨们如何通过不同的认知层次来领悟佛法真谛。)
佛继续说:“善男子!所谓‘尽所有性’,是指在各种杂染与清净的法中,所有一切的种类和边际。这就是这里所说的‘尽所有性’。例如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以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外处)等,所有这些都属于尽所有性的范畴。”
疑难字词解释:
杂染与清净:在佛教中,“杂染”通常指被烦恼所染污的事物或状态,而“清净”则指远离烦恼、纯净无染的状态。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佛教对世间万物的分类方式,其中包含了物质和精神的所有现象。
六根六尘: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是感知世界的六种器官或功能;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是六根所对应的感知对象。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阐述了菩萨了知于义的十种相,其中首先解释了“尽所有性”这一概念。尽所有性强调的是对世间万物种类和边际的全面认知,这种认知是深入理解佛法、进行禅修的基础。通过了解五蕴、六根六尘等佛教基本概念,修行者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为后续的修行打下基础。这些教导对于我们理解佛教的世界观和修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复七种: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惟是识性,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
白话文翻译:
“所谓‘如所有性’,是指在一切染污与清净的法中,所有的真如本性。这就是这里所说的‘如所有性’。这个真如本性又可以分为七种:第一种是流转真如,它说明一切现象(行)都没有先后的固定性;第二种是相真如,它揭示了一切事物(法)和个体(补特伽罗,即有情)的无我性以及法的无我性;第三种是了别真如,它指出一切现象都只是识(意识、认识)的性质;第四种是安立真如,它是我所说的关于苦谛的真理;第五种是邪行真如,它是我所说的关于集谛的真理,即造成痛苦的根源;第六种是清净真如,它是我所说的关于灭谛的真理,即痛苦的消灭;第七种是正行真如,它是我所说的关于道谛的真理,即通向解脱的正确道路。应当理解,由于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的缘故,所有有情众生都是平等的。由于相真如、了别真如的缘故,一切诸法都是平等的。由于清净真如的缘故,一切声闻菩提(听闻佛法而觉悟的境界)、独觉菩提(独自觉悟的境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境界)都是平等的。由于正行真如的缘故,听闻正法、缘于总境界、被殊胜的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所摄受的智慧也都是平等的。”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详细阐述了“如所有性”即真如本性的七种表现,从流转真如到正行真如,每一种真如都揭示了宇宙万法或众生某一方面的真实性质。这些真如的平等性体现了佛教中众生平等、诸法平等的核心理念。同时,这些真如也是修行者认识世界、解脱痛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通过对这些真如的理解和实践,修行者可以逐渐消除无明和执着,实现内心的清净和解脱。
原文:“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所取义者,诸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 “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赡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
白话文翻译:
“能取义,指的是内心的五种感官(即五色处:眼、耳、鼻、舌、身),以及心、意、识和各种心理活动。所取义,则指的是外在的六种感官对象(即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同时,这些能取义的对象本身也可以成为所取义。
“建立义,是指物质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以建立起一切有情众生的界限。这些界限可以是一个村庄的田地,或者一百个、一千个、甚至成千上万个村庄的田地。也可以是一片大地延伸到海边的范围,这样的范围可以有一百、一千、甚至成千上万。同样地,它可以是一个赡部洲(即南瞻部洲,我们居住的世界),或者一百个、一千个、甚至成千上万个赡部洲。它还可以是一个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或者更多。再往上,它可以是一个小千世界,或者中千世界,甚至一个大千世界,这样的世界数量同样可以是非常庞大的。最后,这些世界可以像微尘一样无数无量,遍布在十个方向上的无数器世界(即物质世界)中。”
核心思想和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在阐述佛教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通过“能取义”和“所取义”的概念,解释了内心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建立义”则详细描述了佛教中的多层次宇宙结构,从一个小村庄到无数个大千世界,展现了宇宙的广阔无垠和复杂多样。这些教导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佛教对于世界和宇宙的看法,也启发我们思考自身在这个宏大宇宙中的位置和角色。同时,这些关于世界和宇宙的描绘也体现了佛教对于生命和存在的尊重和敬畏。
原文:“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 “颠倒义者,谓即于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无倒义者,与上相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 “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白话文翻译:
“所谓‘受用义’,是指我所说的各类有情众生,为了生存和享受而摄取的各种资具(即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
“所谓‘颠倒义’,是指对于那些能取(即认知)等义的错误理解。比如将无常的事物误认为是常恒不变的,这就是想倒、心倒、见倒(即错误的想象、错误的心态、错误的见解)。将本质上是苦的事物误认为是快乐的,将不净的事物误认为是清净的,将无我的事物误认为是有我的,这些都是想倒、心倒、见倒。
“所谓‘无倒义’,则是与上述颠倒义相反,能够纠正那些错误理解的对治法。我们应该了解这种无倒义的相貌。
“所谓‘杂染义’,是指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存在的三种杂染:一是烦恼杂染,即由贪嗔痴等烦恼所染污;二是业杂染,即由善恶等业力所牵引;三是生杂染,即由五蕴和合而生的有情众生所受的各种苦果。
“所谓‘清净义’,则是指能够远离上述三种杂染的菩提分法(即通向菩提的智慧和方法)。”
核心思想和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佛教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受用义、颠倒义、无倒义、杂染义和清净义。这些概念都是佛教修行和理解宇宙万法真相的基础。
受用义强调了有情众生为了生存和享受而摄取资具的本性,这体现了佛教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包容。
颠倒义揭示了人们对于事物真相的错误认知和理解,这种颠倒的思维是导致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之一。
无倒义则是对治颠倒义的方法,通过正确的思维和理解来纠正错误认知,从而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杂染义描述了有情众生在三界中所受的各种染污和束缚,这些染污和束缚是阻碍修行和解脱的障碍。
清净义则是指向远离杂染、通向菩提的智慧和方法,这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通过这段文字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的基本思想和修行方法,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原文:“善男子!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翻译:“善男子啊!这十种法义,应当知道它们普遍摄受一切诸法之义。”
解释:“普摄”意味着包含、涵盖之意,此句表明这十种法义是广泛而全面的,能够包含所有的法义。
原文:“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五义?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于此觉了。”
翻译:“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由于能够了知五种法义,所以被称为知义。哪五种法义呢?一是全面了知事物本身,二是全面了知事物的意义,三是全面了知事物的起因,四是能获得全面了知事物的结果,五是对此有所觉悟和明了。”
解释:此段阐述了菩萨所应了知的五种法义,包括事物的本质、意义、起因、结果,以及对这些的觉悟。这五种法义是菩萨修行和悟道的关键。
原文:“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翻译:“善男子啊!这里所说的全面了知事物,应当知道它就是一切可以被认知的对象,比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以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处),所有这些都是认知的对象。”
解释:“遍知事”即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此句中的“诸蕴”、“诸内处”、“诸外处”等是佛教中的专有名词,分别指五蕴和六根六尘等,它们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基本元素,也是认知的对象。
核心思想和内涵:
该段落的核心思想是阐述了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应如何全面了解和觉悟世间万物。通过详述“十种法义”和“五种知义”,强调了对事物本质、意义、起因、结果的全面认知和觉悟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佛教对于智慧和悟性的高度要求,也为修行者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目标。
原文:
“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谓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失故,缘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坏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或广、略故,或一向记故、或分别记故、或反问记故、或置记故,或隐密故、或显了故,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遍知因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谓念住或正断等。 “得遍知果者,谓贪恚痴永断毗奈耶及贪恚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于彼作证。 “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白话文翻译:遍知义者,是指对于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的境界,无论是世俗的原因、胜义(究竟真理)的原因,还是功德的原因、过失的原因,以及缘(条件)的原因、世间万物的原因,或者是生、住、坏(灭)的相状的原因,或者如同疾病等的原因,或者是苦谛、集谛等四圣谛的原因,或者是真如、实际、法界等究竟实相的原因,或者是广泛、简略的原因,或者是一向(直接)记述的原因、分别(详细)记述的原因、反问记述的原因、置(保留)记的原因,或者是隐秘的原因、显明的原因,如此等等,应当知道这些都名为遍知义。
“遍知因者,应当知道这就是能获取前述遍知事和遍知义的菩提分法(即通向菩提的智慧和方法),所谓念住(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或正断(正确的断除烦恼)等。
“得遍知果者,是指贪、恚、痴永远断除的毗奈耶(戒律)果,以及贪、恚、痴一切永远断除的沙门(出家修道者)果,还有我所说的声闻(听闻佛法而觉悟者)、如来(佛的十号之一,表示如实而来,即佛)若共(共通)不共(不共通)、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功德,对于这些都能作证(即亲身体验并证明其真实不虚)。
“于此觉了者,就是说在这些能作证的法中,诸解脱智(解脱烦恼的智慧)广为他说(即广泛地为他人宣说)、宣扬开示(即公开地阐明演示)。善男子!这五种义应当知道普遍地包括了一切诸义。”
这段经文主要在解释“遍知义”,涵盖了对于世间万物、真理、功德、过失、条件、原因,以及生灭过程等各方面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提到了达到这种遍知境界的方法和路径,即通过菩提分法,以及最终的解脱智的证得和宣扬。这体现了佛教对于全面、深入认知世界和自我的追求,以及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目标。
原文:“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四义?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者杂染清净义。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三义?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义义当知复有十种:一者真实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九者即彼随顺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言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方便界。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义。”
白话文翻译:
“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由于能够了知四种义,所以被称为知义。哪四种义呢?一是心执受义,二是领纳义,三是了别义,四是杂染清净义。善男子!这四种义应当知道它们普遍地包括了一切诸义。”
“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由于能够了知三种义,所以也被称为知义。哪三种义呢?一是文义,二是义义,三是界义。”
“善男子!所谓文义,是指名身等语言文字的意义。而义义则应当知道还有十种:一是真实相,即事物的真实面貌;二是遍知相,即全面了解事物的相貌;三是永断相,即永远断除烦恼的相貌;四是作证相,即亲身体验并证明其真实不虚的相貌;五是修习相,即修行实践的相貌;六是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即真实相等各类事物的差别相貌;七是所依、能依相属相,即事物之间相依存的相貌;八是即遍知等障碍法相,即妨碍遍知等智慧实现的相貌;九是即彼随顺法相,即随顺于正法的相貌;十是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即不了解和了解事物的过失与功德的相貌。所谓界义,则是指五种界:一是器世界,即物质世界;二是有情界,即有情众生的世界;三是法界,即一切法的世界;四是所调伏界,即需要被调伏的众生界;五是调伏方便界,即调伏众生的方法界。善男子!这三种义,五种界应当知道它们普遍地包括了一切义。”
核心思想和内涵:
这段经文主要在阐述菩萨如何知义,通过详细解释四种义和三种义,来展现菩萨对于义的全面和深入理解。其中,四种义(心执受义、领纳义、了别义、杂染清净义)主要从心的功能和状态来阐述义,强调心在认知和理解事物中的重要作用。而三种义(文义、义义、界义)则从语言文字、义的深层含义以及世界的界限来阐述义,展现了菩萨对于义的广泛和深入把握。
这段经文的核心思想是,菩萨通过深入了知这些义,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世间万物,从而更好地修行和悟道。同时,这些义也体现了佛教对于真实、智慧、修行、世界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为修行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原文: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惟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陀提问说:“世尊!如果我们通过听闻佛法所获得的智慧来了解其义,或者通过思考所获得的智慧来了解其义,又或者通过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的修行所获得的智慧来了解其义,这三者之间有何差别呢?”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通过听闻佛法所获得的智慧,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只能按照所说的去理解,但还没有完全领会其中的意趣,这种智慧还没有直接呈现在我们的心前,它虽然可以随顺解脱的道路,但还不能完全领受并实现解脱的真义。通过思考所获得的智慧,也是依靠语言文字,但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意趣,虽然这种理解也还没有直接呈现在心前,但它更能够转向解脱的道路,只是也还不能完全领受并实现解脱的真义。而那些通过修行所获得的智慧的菩萨们,他们既可以依靠文字,也可以不依赖文字,他们可以理解佛法的文字表述,但又不拘泥于文字,能够深入领会其中的意趣,他们的心中可以现出与所知事物相同的定境影像,这种智慧非常顺应解脱的道路,已经能够领受并实现解脱的真义了。善男子!这就是这三种知义的差别。”
核心思想和内涵:
这段经文主要在阐述通过听闻、思考和修行三种方式所获得的智慧在理解佛法义理上的差别。听闻所获得的智慧主要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思考则能更深入一层去理解佛法的意趣,而修行所获得的智慧则能最直接地体验并实证佛法的真义。这体现了佛教修行中从理论到实践的逐步提升过程,也强调了修行实践在理解佛法中的重要性。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为智?云何为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我无量门宣说智、见二种差别,今当为汝略说其相:若缘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智,若缘别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见。”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又对佛陀说道:“世尊!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菩萨们知晓佛法和其中的含义,但何为智?又何为见呢?”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善男子!我通过无数法门来阐述智与见的两种区别,现在就为你简略地解释一下它们的特征:如果是通过洞察整体法则来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获得的深妙智慧,这就是所谓的智;而如果是通过观察个别法则来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获得的深妙智慧,这就是所谓的见。”
评析:此段经文主要讲述了慈氏菩萨向世尊请教关于智和见的问题。世尊回答说,如果通过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能够缘总法获得妙慧,那么这就是智;如果通过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能够缘别法获得妙慧,那么这就是见。
在佛教中,智和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是指对宇宙万法的真实理解,是一种超越世俗认识的智慧;而见则是指对某种特定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和认识。因此,智和见在佛教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通过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等方法,人们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智慧和见解。这些智慧和见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状态。同时,佛教也强调智和见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认为只有在智和见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开启。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如于其名,于句、于文、于一切义当知亦尔,乃至于界及界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陀提问说:“世尊!那些修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的菩萨们,他们是怎样作意的呢?他们是如何遣除各种相的呢?”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他们是通过真如的作意来遣除法相和义相的。如果他们对于名字以及名字的自性无所执著时,也就不会去观察那些所依赖的相了,这样就能遣除。同样地,对于句子、文字以及一切义理也是如此。甚至当他们对于界(种类)以及界的自性无所执著时,也就不会去观察那些所依赖的相了,这样也就能遣除。”
核心思想和内涵:
这段经文的核心思想是讲解如何通过真如的作意来遣除对于法相和义相的执著。在佛教修行中,执著是导致烦恼和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真如则是指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状,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通过真如的作意,修行者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从而摆脱执著和束缚。
这段经文也强调了名字、句子、文字以及一切义理和界等都是人们为了方便交流和理解而创造的工具或概念,它们并不是宇宙万法的本质。因此,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应过分执著于这些表面的相状和概念,而应该通过真如的作意来洞察其背后的真相。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执著和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原文:“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此了达,余所能伏。”
白话文翻译:
“世尊!对于那些我们所能了解的真如(即事物的真实性质或本质)的意义和形象,这种真如的形象是否也可以被去除呢?”
佛陀回答说:“善良的人啊!在我们所了解的真如的意义中,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形象,也没有所谓的获得或得到,那么你要去除什么呢?善良的人啊!当我说到理解真如的意义时,它能够消除对一切法和意义的执着形象。不是通过这种深刻的理解,其他方法都难以消除这种执着。”
这段话则阐明了世尊的观点。他认为在真正了解真如义之后,会发现其中并没有任何实在的存在或可得之物,因此不存在需要舍弃或抛弃的对象。同时,他也强调了只有通过了解真如义,才能真正超越一切法义之相,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经文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和探索,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三种真实》

日本著名自我实现达人野口嘉则著作。

by:Lucy家的后花园

第三种文化

乐易读书会书单

by:蓝天白云绿草

第三种真相

患有失忆症的记者吴凡在噩梦中预见一位少女惨遭杀害,身边却凭空出现了装有被害人鲜血的杯子。他完全想不起他到底经历过什么。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他卷入了一系列诡案奇案...

by:行者_申

第三种爱情

【内容简介】婚姻像座坟,进来的人想出去,没进来的人想进去。我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他秃顶,长得不好看,但是钱多。我又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长得帅气,身材又好。...

by:北国的黎明

第三种爱情

人类世界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人类情感,除了爱情还有什么?我们细细品味!

by:小令33

白话白话《山海经》

你或许知道《山海经》,但你真的了解'《山海经》吗?听我给你“白话白话”《山海经》

by:孟里清歌